刻瓷,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工艺。据有关资料介绍,刻瓷起源于宋,发展于明,兴盛于清末民初。现存最早的刻瓷作品是刻于清代的道光年间。
刻瓷是一种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技能,其作品既能表现国画的笔墨神韵,又有着浓厚的金石趣味,古朴且有新意,庄重而不失华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取适宜刻制的瓷盘、瓷板,备好刻瓷的镌刻刀、錾子、铁锤、木锤等,是手工刻瓷的首道工序。然后用毛笔、排笔等,在瓷盘、瓷板上书写或绘画。画稿是决定一件刻瓷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其结构的聚散开合、人物形态都要把握到位。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步骤——刻制,在瓷盘或瓷板上,用粗细不同的各种微型钢钎,刻上一个个小点,靠着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和虚实,形成不同的画面,一方小瓷盘上可以雕出人物的神彩,也可以展现名山大川的气势。四是着色,依据需要,按照中国画的着色步骤,用毛笔给刻制好的瓷盘依次上色,先轻后重,先上后下,注意过度和连贯性。五是上蜡,待刻瓷上色完工后,为使瓷盘画面颜色得以长久保存,在最终仔细修改定稿后要凃上一层保护蜡膜。在深色釉面瓷器上刻瓷不用着色。六是配架(框);按照瓷盘、瓷板大小尺寸和画面内容,给刻制好的瓷盘、瓷板,配置适宜的木制支架或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