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晓雪
午夜的电话铃声总显得突兀而响亮,让人惊悸。迷糊中摸到床头柜上的手机,艰难地睁开睡眼,看到表弟媳妇的来电,不解她何事半夜扰人清梦,直到接通电话才完全清醒:“大姐,舅伯病了,舅妈打大哥的电话打不通,就把电话打到我们这里了,你和大哥赶紧回去看看吧。”
先生在我接电话的时候也醒了,忙看他自己的手机,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原来他的手机设置了睡眠模式,晚上十一点后自动关闭了来电铃声。我划开微信亲人群,看到群里老三发了几十条语音,说他人在外地,让我们赶紧回老家送爹爹去医院,他连夜开车往家里赶。
慌忙穿衣起床,简单洗漱后下楼开车往老家赶。大年初七的深夜,寒意袭人。木兰大道上,路灯璀璨,一车两人显得分外孤单落寞。我默默在心里猜测着可能出现的情况,顿生忧虑:八十岁的老人,万一出什么意外,这大过年的可怎么办呢?
在村口,远远望见老家门口亮着的灯光,在寒夜的薄雾中昏黄而清冷,进了门,湾里几个本家的叔叔竟然都在,心不由得沉重起来。简单打过招呼,直奔爹爹卧室,看到他双眼紧闭,嘴角歪斜,嘴里含糊不清无意识地叨叨着,一只手蜷曲着,手指佝偻不直。
另一只手在空中乱抓,脚不停地蹬,身体用力地扭曲着,没有片刻的停止,整个人意识模糊,小便失禁,床上被褥尽湿。婆婆穿着单薄的秋衣裤,在寒冷的冬夜里瑟缩着,六神无主地慌进慌去,不时东倒西歪,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看着让人担心。
看爹爹的状况,疑似中风。打算把他送到黄陂人民医院去,奈何他不停地挣扎,力气大到三四个人根本无法把他弄下床,更遑论把他弄到车上去。先生叫了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时间里,先生又打电话给老二老三,让他们直接到黄陂人民医院去。
爹爹依然在床上挣扎,分分钟把被子蹬掉,先生和表弟、堂弟几个人都摁不住。我让婆婆穿上羽绒服,不要冻病了。不敢想象两个老人同时病倒的状况。等了半个多小时,救护车来了,医生、护士、护工、司机,再加上叔叔表弟等七八个人,好不容易把不停扭动的半昏迷状态中的爹爹搬运到救护车上,我已累出一身汗。
因空间限制,最后先生和我上了救护车陪送爹爹去医院。爹爹狂躁地挣扎扭动,力气惊人。护士给他嘴里咬着压舌板,怕他自己无意识中咬断舌头,还用绑带把他绑在救护床上,可是他拼命挣扎,被子不时蹬掉,我和先生只好全程用力压住他的手脚。狭窄的救护车内,是生与死的争夺。
半夜三点多钟,救护车到达人民医院,老二老三也先后赶到。急诊科医生详尽询问病情病史,做了初步诊断,展开了一系列的抢救。我在主治医生那里签了一大叠各种免责协议。护士在给爹爹打针,可是由于爹爹不停的用力扭动挣扎,两个护士怎么样也找不到扎针的血管。
此时,儿子媳妇六个人齐上前,扶的扶头,按的按手,抱的抱脚,压的压身子,喊的喊爸爸,象哄孩子似的说:“爸爸,听话唦,莫乱动,医生在给你打针呢,针打了就好了啊。”
瘦小的老人,力大无穷,也许他潜意识中在用尽全力与死神拼搏吧?此刻,你不得不惊叹生命的力量。好不容易把针打进去了,又紧接着做各种检查。交费、取药、办理住院手续,推送爹爹到各个仪器室去拍片验血等,四五个人马不停蹄,忙得团团转。
看到一大群儿子媳妇围着一个生病的老人,喊的喊,叫的叫,跑的跑,我不由感叹:还是兄弟姊妹多好啊!在父母病老时,有人帮扶有人依赖。要是只有一个孩子,此时怕是分身乏术啊!忧虑顿时掠过心头:年过半百的我们,将来老了病了,一个孩子在外地,该指望谁呢?
我乘电梯上十二楼去拿检查结果。大年初七,整栋楼人迹全无,空旷寂静,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不由毛骨悚然。好不容易找到心电图室,喊了半天,无人回应,只听到自己颤抖的声音在空旷中回荡。突然一声响,一个白色的身影从某个房间飘出来,一声尖叫赫然要冲出喉咙,定神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是医生睡眼惺忪的木然的脸。
拿了结果逃跑般到楼下,爹爹已清醒了,口齿清晰地在询问围在身边的儿子自己在哪,怎么都回来了呢?身体也静止下来,不再扭动。医生拿着各种检查结果诊断出不是中风,是低血糖引起的昏厥。推了三针葡萄糖,爹爹已然如好人一般。
医生说幸亏抢救及时,不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就有生命之忧。真的是有惊无险。住院观察半天,花费七八千元,下午出院回家。一屋子的儿子媳妇,熬了半夜半天,看到老人恢复正常,莫不欢喜庆幸。
我们的父辈,年轻时含辛茹苦,养育了一群儿女,老了病了,有儿女可以依赖。我们这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将来可指望谁呢?也许进养老院,是最无奈也是最终的选择吧?
和儿子提到养老的忧虑时,他提出一个设想:建一栋大房子,让爸妈和两个叔叔家住一起,互相照顾,相互作伴,我们也放心,再请人给你们煮饭做卫生照顾起居,好不好呢?
可是可是,儿子呀,当我们老了病了,最需要的是儿女的陪护啊。作为独生子女的你们,夫妻双方四个父母,老了病了,你们身上的责任和负担太重太重,压力山大呀!最关键的是:当每个人都需要请人照顾年老失能的父母时,“人”在哪里呢?
老了病了,你靠谁?这不仅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难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老龄人口数量庞大,更主要的是年轻人不婚不育的越来越多,新生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据专家和社会学家判断:全国人口正在以每年0.2亿多锐减,到2030年中国人口只有11亿,2050年只8亿余,2066年则5亿余。照这样下去,不久的将来,劳动力锐减,不仅大片的土地将荒芜,诸多的房屋将无主,更有不少的老人将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代人的灾难和悲哀呢?
在异地他乡打拼的人,老家若有风烛残年或独住无依的父母,莫不是难以割舍的牵挂和最大的忧虑啊!适婚的年轻人,找个合适的人早点结婚吧,趁年轻多生几个孩子!不然,当你老了、病了、失去生活能力了,谁能是依靠呢?
投稿&联络:admin@mulanguli.com
本文作者晓雪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晓雪,中学高级教师。武汉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黄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发表过多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