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李朝智,就感觉这个在当地被誉为“鸵鸟大王”的人与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个子不高,瘦瘦的,特别是他的脸色有点黑。
记者笑着问到:“你脸这么黑,是太阳晒的吧?”
“我可不想白过一生!”
李朝智也笑了,做了这样半是玩笑又凸显决心的回答。
3月31日下午,正在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誉为中国“极边之地”------云南省腾冲市采访的记者,在从大村返回腾冲城的路上,经一位朋友引路,顺道走进了当地赫赫有名的李朝智的鸵鸟庄园。
在还未见到他本人时,我们便被庄园里的鸵鸟、蓝莓和其他展品吸引了。
闻讯赶来的李朝智在鸵鸟产品展示厅处与我们碰面。听说我们已经看过了他的鸵鸟,热情的李朝智拉着我们来到他公司二楼的办公室小坐。记者注意到,白色墙上只挂了一幅隶书条幅,上书“艰苦创业”四个大字。
一边招呼我们落座,他亲自打开一片存放了5年的龙润普洱茶生饼,用滚烫的开水冲泡给大家喝。李朝智是腾冲大村土生土长的人,2007年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一开始在新希望集团干销售,后辞职回乡创业。
大碗品饮着回甘生津的普洱香茗,我们之间便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回头看你养驼鸟的创业经历,最困难的是哪一年、哪一件事?”
“最困难的时候是在2008年年底吧。当时我边养殖鸵鸟边打工,和母亲做小生意,每天的总收入还不够养鸵鸟当天的支出,加上鸵鸟在当地根本没市场卖不出去。有一天,我和父母商量宰*了两只鸵鸟,出去卖给相应的餐厅和酒店(腾冲和德宏区域共计7家),从早上5点起来宰*,忙到晚上9点左右才返回养殖基地,收到的现金还没到两千元。加之人已筋疲力尽,一段时间里全家人看不到任何希望。财力人力仍需不断投入,在取舍两难之间很是痛苦。”
向游客展示的鸵鸟
说起他养鸵鸟,多少有点偶然。还在他给新希望集团做饲料销售时,他偶然在省城昆明一家养殖场看到了鸵鸟,立刻对这种大鸟产生了兴趣。人家告诉他,鸵鸟全身都是宝,鸵鸟肉作为一种健康饮食,具有高蛋白、高钙、高铁、高锌、高硒、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鸵鸟蛋富含卵磷脂,营养丰富,蛋壳光滑细腻、质地坚硬,可用于制作工艺品;鸵鸟皮质地柔韧,在国际上是比鳄鱼皮还要昂贵的高档皮革;鸵鸟油被誉为“液体黄金”,可入药,具有消炎止痛与修复烫伤、烧伤等功效,还是制作化妆品的一种珍贵原料……
硕大的鸵鸟蛋
于是,在2007年初,他大学还未毕业,就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投入12万元,引进35只非洲鸵鸟到腾冲老家进行摸索养殖。
根据他的回忆,2008年由于事先没有对鸵鸟销售市场进行足够的营销推广,他又盲目扩大了养殖规模,自己看好的鸵鸟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了解认同,加上较高的价格阻碍,一时找不到销路,辛辛苦苦、花了不少钱养大的鸵鸟很难卖掉。
就在他举步维艰、进退两难之际,同为大学毕业生的妻子尹云波挺身而出。她辞去在烟草公司的工作,决定和李朝智结婚,并与丈夫一起投身到鸵鸟养殖事业上来。
35岁的李朝智今天回想当年,仍然感慨万分地告诉记者:“对我支持最大的是我的妻子,无论再苦再难不离不弃不埋怨,为了支持我辞掉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全力陪在我身边不顾身心疲惫支持我!”
李朝智和妻子
有了妻子的坚定支持,李朝智对自己的逐梦之路充满了信心,不再彷徨,不再动摇,更不想做一只遇到困难就把头埋进沙土的鸵鸟!这时候,他身边的一些朋友和当地的党委政府部门也向他伸出了援手,有的帮他宣传,有的帮他找销路,有的帮他搞贷款。
李朝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为拓展鸵鸟产业的发展,于2009年5月开设了“鸵鸟生态园”;2010年初形成养殖销售结合,初具规模,鸵鸟存栏数达到400只以上;2011年6月出资30万元,成立腾冲丰绘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安置就业人员22人;2012年7月引进蓝莓种植20亩;2012下半年引进绿化苗木数品种种植,同时于2011-2013年期间发展蔬菜种植;2014年搬迁至新址,流转租赁200余亩进行产业发展,形成种养销结合;2015年至今,经营实现了稳步发展。
庄园搞起了科普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如今,他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鸵鸟养殖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特色餐饮、体闲娱乐、特色水果(蓝莓、红心猕猴桃、杨梅)种植培育、观光旅游、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业务为一体的农业企业,产品远销昆明、北京、上海及缅甸等地,总资产达到2283万元,年出栏非洲鸵鸟600余只,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近600万元。
李朝智本人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09年被腾冲县人民政府评为“腾冲县青年致富带头人”;2011年4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鼓励创业贷免扶补优秀创业者”;2012年被中和镇大村社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其公司于2015年成为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会员单位;2016年相继荣获保山市第一批现代农业庄园、保山市示范家庭农场称号。
说起今后的发展,李朝智依然信心满满。他说:“鸵鸟养殖虽然是个小众产业,但空间无限。公司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以点带面,寻找合作伙伴,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大一个品牌,以品牌带动。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科学养殖种植特色发展道路,紧紧依托‘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运营’的发展模式,不断开发鸵鸟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为中和发展庄园经济提供有益探索。”(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维东通讯员范明权)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