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油可以祛斑吗,鸵鸟油涂脸能抗皱吗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01 14:33:0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妆品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品类繁多的化妆品,如何区分化妆品和非化妆品?如何理性认识和减少化妆品不良反应?疫情期间,如何做好护肤预防“口罩脸”?想必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今天,沈北新区市场监管局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化妆品安全使用常识,带领大家美的安全,美的健康。

一、什么是化妆品?

(一)化妆品概念与分类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化妆品定义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我国现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将化妆品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两类进行管理:

特殊用途化妆品主要包括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为了达到上述功效,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添加某些功效成分,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因此,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后方可上市销售。除了特殊用途化妆品,其他的都属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在省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取得备案号后方可上市销售。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需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取得备案号后方可上市销售。

(二) 几类易混淆的非化妆品

1.功效宣称超出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使用方法超出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的产品,以及采用口服、注射等不符合定义规定使用方式的产品,均不属于化妆品。

2.化妆品的施用部位是人体表面,所以施用部位深入真皮层或者皮下的产品,均不是化妆品。

3.化妆品是日用化学工业产品,故一些美容仪器、设备均不属于化妆品。

举例说明:①美容针:使用方法为注射,使用部位为体内,不符合化妆品定义,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②美容胶囊:使用方法为口服,不符合化妆品定义,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③花露水:若花露水使用目的为芳香、清凉、去屑止痒则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若具有消炎、驱蚊等效果宣称的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④洗手液:使用方法为涂擦后以清水洗净,使用部位为皮肤表面,使用目的为清洁皮肤,符合化妆品的定义,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若具有抗菌功效宣称的就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⑤精油:使用方法为涂擦,使用部位为人体表面,如果精油产品宣称具有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等功效,则属于化妆品。如果精油产品宣称具有医疗效果,则不属于化妆品。

二、 如何理性认识和减少化妆品不良反应?

(一)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原因

引起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一部分消费者使用的化妆品是违法产品、过期产品或者未按照储存条件储存的化妆品,比如:使用了非法添加激素或者抗生素的化妆品。一部分消费者虽然使用的是合法化妆品,但其对所用化妆品中的某种成分过敏,造成了个别消费者使用后出现了过敏等不良反应。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没有认真阅读化妆品的标签说明,没有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来使用化妆品。比如:在使用染发类化妆品之前,没有做过敏预警测试,导致染发后出现过敏症状。

(二)化妆品不良反应有什么具体表现?

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皮肤瘙痒、灼热感、紧绷感,严重的可以出现皮肤的红斑、丘疹等,有的化妆品还可以导致皮肤色素的异常、毛发脱落、口唇炎症、指/趾甲畸形、引起或者加重粉刺等。

(三)如何减少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一,要选择有合法渠道来源的化妆品,在美容美发机构使用化妆品也要问明产品来源,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必要时可要求查看进货证明。购买产品时要注意索要发票和购物凭证,以备维权。

第二,要注意查看化妆品标签内容是否清楚、包装是否完好。标签中产品名称、全成分标注、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使用方法、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储存条件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等都要标示清楚;进口化妆品应有中文标签。消费者应对化妆品功效有合理的预期,对标签中有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具有夸大宣传或引人误解内容的化妆品应提高警惕,避免使用。

第三,要按照化妆品标识中规定的使用方法合理使用化妆品。如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如有必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就医时要携带近期所使用的化妆品及其包装,以帮助医生判断出现的症状是否与使用该化妆品相关。

(四)过敏体质、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化妆品注意事项

过敏性体质(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人群、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前应做皮肤测试。消费者清楚自身过敏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查看化妆品标签全成分标注来识别产品是否含有自身过敏的成分,最大限度的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过敏的产品。

孕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选择化妆品时,除应考虑化妆品对自身的影响外,尤其要考虑腹中胎儿的健康。因此,要尽量选用成分简单的化妆品,减少不必要的化妆品使用,比如:染发、烫发、祛斑、香水、口红等产品的使用。

三、如何护肤预防“口罩脸”?

(一)“口罩脸”有哪些表现?

1.皮肤干燥、脱屑。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口罩与皮肤间形成湿热环境,容易引发皮肤角质层肿胀,角质细胞间脂质稀释减少,皮肤屏障完整性受损,经皮失水增加,从而导致皮肤出现干燥、脱屑等症状。此外,口罩与皮肤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和压力易对皮肤造成物理性损伤,可进一步损伤皮肤屏障。

2.皮肤过敏、皮肤敏感。在口罩与皮肤间形成的湿热环境下,口罩材料、口罩消毒时使用的消毒剂可刺激皮肤导致皮炎。如果皮肤对口罩的材质、消毒剂过敏,可发生皮肤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丘疹、水疱、刺痛或瘙痒。对于皮肤屏障功能本身就比较脆弱的皮肤敏感人群而言,以上症状更容易发生。

(二)如何预防

1.温柔清洁皮肤。日常清洁时应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用品,遵循轻柔洗净的原则,减少摩擦和揉搓;“痘痘”肌肤者,可采用弱酸性清洁产品清洁皮肤,通过调节皮肤的pH值,有助于抑制皮肤分泌过多的油分,减轻“痘痘”问题。

2.做好清洁后护理。清洁皮肤后应注意及时涂抹爽肤水、乳液、面霜等护肤品。由于佩戴口罩使我们面部大部分的皮肤处于湿热环境,建议适当减少护肤品的整体用量,避免给皮肤带来负担。要重点对皮肤进行保湿护理,减少水分散失。敏感肌肤人群应选用不含香精、酒精、色素的护肤品,在保湿的基础上使用有舒缓成分的护肤品。

3.佩戴口罩前可在鼻梁、口罩边缘、耳后等易损部位涂抹含凡士林、羊毛脂、鸵鸟油、马脂等高封闭性或高润护性的动物油脂原料的膏霜产品,减少口罩对皮肤的摩擦伤害。

此外,5月25日至5月31日,是2020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这是国家药监局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安全用妆,伴您同行”。国家局推出了一系列云科普活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与一下:

①第二届化妆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5月25日,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正式开赛。在宣传周期间,公众可通过“安全用妆知识竞赛”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答答星球”参与化妆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双平台,更给力。用户可以体验多种答题玩法,并有机会获得主办方提供的神秘礼物。扫码即可参与:

鸵鸟油可以祛斑吗,鸵鸟油涂脸能抗皱吗(1)

鸵鸟油可以祛斑吗,鸵鸟油涂脸能抗皱吗(2)

②5月25日,由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承办的“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公益网络培训”正式上线。本期培训包括6大主题,12学时课程,主要围绕化妆品上市后监管、行业发展现状、网络销售化妆品监管、化妆品研发领域进展等进行授课。本期培训对公众免费开放,并增加了互动答疑环节,针对共性问题,将邀请相应授课老师及专家及时为参训人员答疑解惑。参与方式: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网站www.nmpaied.org.cn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