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9月13日讯(秦莹莹) 人们在家中都会囤一些米面等主食,但放久了发现就容易生虫,尤其是夏季,生虫的几率更高。为什么密封好保存的大米会生虫,被啃食过的大米还能吃吗?
近日,网友发现米虫是在大米中生成的,敲碎了放了很久的大米,有米虫跑了出来。其实大米中的米虫一直就在米里面,只是以虫卵的方式存在,肉眼看不出来而已。等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后,虫卵就会吸收大米中的营养生长,变成米虫。
米虫又称米象,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通常会以大米等谷物为食。米虫的生长发育会经历四个阶段,首先是虫卵,然后是虫卵孵化成幼虫,接下来幼虫会通过蜕皮发育成蛹,最后蛹羽化成为具有飞行能力的成虫。
夏季是米虫的活跃期,它们在气温高的环境中繁殖能力更强。在稻谷生长过程中,成年的米虫会咬开稻谷,然后把卵产在尚在发育的米粒中,最后再把吐出分泌物堵上孔洞,保证了卵的安全。另外,大米在加工、搬运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引来米虫产卵。
研究人员发现,处于湿度70%、气温30℃的条件下,米虫仅需26天就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在气温18℃的时候,米虫则需要96天才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而在温度低于11℃或高于35℃时,米虫就不产卵了。
对于长有米虫大米,可以用筛子把好的大米挑选出来。米虫不会咬人,对人不会有危害。事实上,即便食用了米虫,也不会有事情。因为米虫本身是蛋白质,身上没有毒素。但如果大米已经严重碎屑化,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再食用了。
储藏大米的环境应该要尽量保持通风和阴凉,这样可以抑制米虫的生长繁殖。还可以在储藏大米的容器内放置一些大蒜、花椒、橘子皮,它们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可以起到防虫的作用。或者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进行冷冻,低温环境可以*死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