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不同含碳量钢铁料反复折叠锻打形成的花纹钢剑
4.锉花钢:把刀剑刃部表层金属相间锉去一部分,使夹于刃部的钢露出来,然后锻平,其花纹如锯齿状,故民间也叫马牙钢或马齿嵌钢,制作工艺至今仍有流传。
▲马齿嵌钢刀
理论上,明代人认为正品镔铁是“出西蕃”,即来自西域,而对通过折叠锻打等方式获得的花纹钢并不认可是真正的镔铁,认为其是“假造”。但即便是“假造”,因为使用了叠锻和热处理等特殊工艺制造,使刀剑肌体能显露出非常精美的花纹,其刀品也为上承。从明初到明末这类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如下图左为明初马牙钢,右为明末的马牙钢,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区别,明末的马牙钢纹路更加清晰。另外,随着真正传自西域的镔铁越来越难寻,到明末清初已经绝迹,所以明末清初盛行以叠锻、辅以热处理做出的花纹钢打造宝刀利剑。于是这些花纹钢最终也被中国人所认可,并冠以镔铁之名。
另外,明末清初时日本刀在中国民间武人之间很流行。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也称广东一带流行的“日本刀”使用了镔铁,或许在屈大均心目中这种“日本刀”的坚利程度也堪比传说中的镔铁了。但是日本刀所呈现的花纹明显与中国传统的花纹钢和铸造型大马士革钢刀的花纹不同,日本刀所呈现的花纹(地肌)是通过对皮铁(块练铁冶炼后挑拣出的高碳钢部分)的折叠锻打后,再结合覆土烧刃这种局部热处理技术所形成,其本质只是中国汉代的百炼钢。皮铁这种单一成分的钢,与使用不同含碳量钢铁料折叠锻打形成的花纹钢区别很大,更不要说形成“龙虎细纹,或旋螺花,或芝麻雪花”这种纹路了。而且此时日本国内已经进入德川幕府统治,实行了闭关锁国令,中断对外贸易,不太可能向外继续大量出口日本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