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惊蛰之后,冬眠的动物开始被“雷声”唤醒,植物也开始顺应春天的气息冒出嫩芽。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不仅是万物生长的时期,也是人体增长的关键时期。
春天属木,对应肝,此时气机生发,体内阳气开始旺盛。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养物质都通过脾胃才能吸收。
而孩子“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小孩子的生理状态,因为孩童时期的发育是人生中最快的一个时期之一,也是发育的“黄金期”。
发育需要脾胃运化,肺脾肾全身心忙着“发育大计”,娇嫩之体没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分配出来,更害怕脾胃受到伤害。
如果孩子脾胃受到伤害,势必更加虚弱,旺盛的肝气容易克制脾胃运行,导致脾胃气机堵塞,无法升清降浊,没办法很好的吸收营养,如此循环,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孩子发育黄金期,积食“伤”不起
中医认为,春天属木,对应肝,此时气机生发,体内阳气开始旺盛,孩子借助春天的升发之气,是一年之中长个子非常迅猛的时节。
儿童为少阳之气,少阳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长之机。人在儿童时期,就像树木在生长,借助少阳生长之气,就会日渐生长茁壮,年龄越小的孩子,发育的速度越快,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的蓬勃生机,这种生机就是促进身体形态增长,功能完善的动力。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好时机。
而小儿脾胃发育尚未完善,小儿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加上很多时候家庭喂养不当、小儿饮食不知节制、冷暖不能及时调节、疾病及用药不当等,在脾胃发育未完全的时候,还去伤害脾胃,大大增加了脾胃负担,不利于发育。
肝(木)克脾(土),春季刚好又是肝脏的主气,肝气更容易旺盛,往往更容易受伤的,还是薄弱的脾土,而当脾胃功能变得更弱,小儿吃进去的食物没办法及时消化吸收,就会引起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