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发热、影响发育,与积食脱不了干系
01发热
春天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开口闭口要吃。甚至很多时候刚吃完饭,就又喊着饿。家长们觉得能吃是好事啊,说明孩子脾胃好。可是吃着吃着,孩子舌苔腻了,口气也有酸腐味儿了。再严重点儿的,突然发高烧了。
一般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孩子这样的发热不是外感,而是食积了。虽然我们都知道"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但大多的孩子生病依然是由于食积引起的。尤其是有些家庭,孩子不是一个人专门带的,更不好把握孩子饮食的量。通常是你喂我也喂,孩子吃就继续喂。最后胃受不了,积食化火,开始发烧、咳嗽、甚至扁桃体发炎。
02咳嗽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孩子的肺脏本就娇弱,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更容易生痰,有了痰的刺激,肺脏就会出现咳嗽的情况。
积食会导致咳嗽,也就是中医上说的“食咳”。
食咳的小儿,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
03影响发育
生活条件好了,伙食得到了大大的丰富。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容易出现小儿食积。小孩子脾胃消化功能本来就差,家里人还继续填鸭式塞进食物,生怕孩子饿着。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孩子发育的主要保障。一次积食没有解决,就会伤及脾胃,而脾胃受伤后更加容易积食,由此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脾胃长期虚弱,孩子的成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预防春天孩子积食:从清淡饮食做起
春天肝气的升发之力是发育所需要的,虽其“有余”,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去“清肝”,这样无疑是“揠苗助长”。
我们需要增强脾的“健运”之力,增强消化功能。
所以春季给小儿做养护:主要保护脾胃,其次才是适当疏肝。
01清淡饮食
“春困“主要困的是脾,最常影响脾胃的腐熟水谷与运化精微物质的功能,而且早春寒热交替变化快,空气时而干燥时而湿冷,小儿“肺脾肾常不足”,胃肠是最敏感的状态,常常表现面色萎黄,小儿没有精神,出现没有食欲的情况。
脾胃本弱的人,更难脱”困“,所以注意健脾祛湿。春季一定要饮食清淡、适量,尤其应忌食羊肉等热性食物或海鲜等发物。茯薏茶可以醒脾祛湿的同时,更有助于肝气和缓有序的升发。
小孩子脾胃虚弱,肉食纤维较难运化,针对孩子的积食,可以采取肉类鱼类炖汤去肉的方式喂养,炖出来的汤可以烧土豆、萝卜、豆腐、蘑菇等,也可以煮面条煮粥。
02适当运动
春季是小儿身体发育最迅速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蠢蠢欲动”的时候,这时候小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阳气的升发和各脏腑机能的活跃,更有助于骨骼的发育。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消耗体能,增加小儿食欲。
推荐每日下午天气晴朗时,户外运动2小时左右,可以选择跳绳、放风筝等活动。
03艾灸
【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下面的凹陷处,是补肺气、健脾气的极好穴位,对于小儿先天身子弱的人来说,值得推荐。
【神阙穴】:即常言道“肚脐”。中医认为此穴为胎儿时期与母体联系沟通的唯一途径,艾灸此穴可以补先天不足,助后天之本。小儿肺脾本弱,春季可以适当艾灸神阙穴,调理任脉气血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