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不少惠州人喜欢进补,各种参类药材就成了很多市民的热门之选。不过,“参”的成员众多,人参、丹参、党参、沙参、红参、西洋参、太子参……究竟哪一款才适合自己食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钟启腾、主任中医师曾少平将向我们介绍这些参类药材的适应症状和禁忌。
手脚冰冷宜食红参
作为省、市名中医,钟启腾近来接诊了不少咨询冬季手脚冰冷食疗方的患者。“红参是冬季进补好物。”钟启腾介绍,红参由人参蒸晒而成,其性温,味甘微苦,除具有人参的补元气、补脾肺、生津安神的作用外,因其加工过程致药性偏温,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的特点。
钟启腾告诉记者,从防治的角度来说,红参是气血不足且偏阳虚者的补益佳品,凡出现手脚冰冷、易倦怠、四肢乏力、时感胃中寒冷、长期腹泻、阳痿尿频等因阳虚所致,均可适当选用红参进补。其适应症包括常见的肺虚咳嗽,脾虚久泻久痢,中虚胃冷,血虚眩晕,肾虚喘促等。
红参虽好,钟启腾建议,尽量在早上或中午吃红参,否则会因兴奋影响睡眠。同时,不要与性寒凉的食物同用,如萝卜、莱菔子、芥菜、香蕉、冬瓜、藜芦等。
钟启腾提醒,还有一些体质是不适合吃红参的,“比如阴虚火旺者、脑出血患者、脾气暴躁而面色发红者、发热者,食用红参会加重症状,出现头昏头痛,血压上升等。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也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此外,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也不宜吃红参,可能导致早熟。
“补虚”首选人参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曾少平介绍,平时人们常常用“虚”来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弱,比如气虚者一般表现为头晕无力、倦怠懒言、胸闷气短、容易出虚汗、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症状,血虚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四肢麻木、大便干燥等症状。
“如果是较为复杂的虚症,建议到医院请中医师进行综合调理。如果是日常食疗,用参来补虚是再好不过了”,曾少平说,参的种类有很多,不是越贵就越好,要对号入座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能补对身体。
其中,人参可谓是“补虚第一参”,曾少平介绍,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宁神益智、生津止渴、抗衰老等作用,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导致的元气欲脱,神疲脉微,对心气虚衰导致的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也有效果。不过,人参同样有其禁忌症——实热、正气不虚者不适宜服用,儿童也不宜服用人参及人参类补品,谨防性早熟。
除了人参,西洋参也是人们常食的药材。西洋参与人参的功效区别在于,人参补气,偏于助阳;西洋参补气,偏于养阴。曾少平介绍,西洋参最大的优点是补气养阴、润养五脏,绝无温燥上火之弊端,故又称为“无火参”。“一般来说,西洋参茶适合于年龄较大、久病体虚的老年人,以及容易受风寒、着凉感冒的虚性体质人群。年轻体壮和容易动气发脾气的人,不适宜饮用。”此外,因为西洋参性凉,脾胃虚的人服用会出现胃胀的情况。
易感冒者可多食党参
除了较为昂贵的人参和西洋参,人们日常用于熬汤的党参、沙参等同样具有补气作用。曾少平介绍,党参具有补血、补气的功效,尤擅补肺气、治肺虚,可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疲乏无力、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人也适合服用党参。
曾少平介绍了两种煮食党参的方法——党参枸杞鸡汤和党参杞子猪肝粥,前者主治气血不足、食欲不振,后者主治肝肾两亏、乏力头晕等。
与党参相对,沙参则具有养阴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曾少平介绍,沙参有南沙参和北沙参之分,功效上很接近,其中北沙参适用于肺气阴不足久咳不愈者,南沙参适用于外感热病后咽喉干痛者。
对于中老年人,丹参则是更具养身保健功能的药材。曾少平介绍,丹参是活血祛瘀良药,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和养血安神的功效。40岁以上的成年人建议适当服用复方丹参片,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对于人参、红参、党参而言,太子参的补气力量并不是很强,但是太子参没有过多的燥性,不会引起上火等问题,因此尤其适合气虚且易上火者使用。据介绍,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此外,太子参还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既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又能增强人体的代谢。
【记者】廖钰娴
【通讯员】曾宁
【作者】 廖钰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号~惠州市~“惠”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