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方法:
天容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天容穴 解析:
天,天部也。容,容纳、包容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本穴云集汇合。本穴物质为天窗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至本穴后,湿热之气散热冷却化为天部的云状气态物并聚集于穴内,如被本穴包容一般,故名。
天容穴意义:小肠经气血在此云集汇合。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循小肠经散热冷降交于颧髎穴。
功能作用:传递水湿。
主治疾病:
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颈项强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列缺穴治颈项强痛。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 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停止部前缘,二腹肌后腹的下缘;前方有颈外浅静脉、颈内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的前支,面神经的颈支、副神经,其深层为交感神经于的颈上神经节。
取穴方法:
颧髎
颧髎穴(兑骨穴,兑端穴,椎髎穴,权髎穴)解析:
1)颧髎。颧,颧骨也,指穴所在的部位。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冷降于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故名。
2)兑骨、兑端穴。兑,八卦中属金也。骨,水也。兑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理同颧髎名解。
3)兑端。兑,八卦中属金也。端,终点也。兑端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性凉,运行到了小肠经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散热而化为凉性之气,且位处小肠经气血上行的最高点,故名兑端穴。
4)椎髎、权髎穴。椎,捶击之器。权,秤锤也。髎,孔隙也。椎、权名意指本穴的水湿云气化雨归降地部,所降之雨如小椎或秤锤一般,故名椎髎、权髎。
5)手少阳太阳穴之会。本穴的水湿云气,除一部分化雨冷降外,其余部分则进一步吸湿并以云的形式横向下行听宫穴,外输水湿云气的横行特征同合于手少阳经气血特性,故为手少阳太阳穴之会。
附注:(l)手少阳,太阳穴经交会穴;(2)《图翼》:禁灸。
颧髎穴意义: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性凉。
运行规律:横向下行听宫穴。
功能作用:冷降天部浊气。
主治疾病: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齿痛,颊肿。
〖人体穴位配伍〗 配地仓穴、颊车穴治口歪;配合谷穴治齿痛。
〖治法〗寒则通之或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在颧骨下颌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分支;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
取穴方法:
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宫穴(多所闻穴,多闻穴)解析:
(1)听宫。听,闻声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经水又如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故名。
(2)多所闻、多闻。多,大也。所,修饰词。闻,闻声也。穴名之意指本穴气血所流入的地之地部为空洞之处,产生的回声既响又长。理同听宫名解。
(3)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地部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地部经水,故本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附注: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听宫穴意义:小肠经气血由此回归小肠经体内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回收地部经水导入体内。
主治病症:
耳聋,耳鸣、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聤耳,牙痛,癫狂痫。
〖人体穴位配伍〗 配翳风穴、中渚治耳鸣、耳聋。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解剖位置〗 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第三支的耳颞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