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鱼油前,先要搞懂补充鱼油的保健目的为何,这样才能知道该补充多少含量的Omega-3。简单来说如下所示:
- 一般保健,每日建议Omega-3摄取1000毫克。
- *补充,每日建议DHA 300毫克或Omega-3 2-3000毫克。
- 大脑保健,每日建议DHA 900毫克或Omega-3 2000毫克。
- 心血管保健,每日建议Omega-3 2-3000毫克。
- 若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浓度,则建议挑选Omega-3含量80%以上的鱼油产品。
- 改善自体免疫发炎状况,每日建议Omega-3 3000毫克。
- 改善眼睛干涩状况,每日建议Omega-3摄取600-1500毫克。
如果保健目的所需Omega-3剂量需求较高,微笑就会建议选择Omega-3浓度较高的配方,才不会吃过多的胶囊。例如改善自体免疫发炎所需Omega-3剂量较高,约每日3000毫克,若选择每粒含1000毫克鱼油,Omega-3浓度为30%,则需服用10粒的量!!!但若选择50%,则只要服用6粒;若选择80%则仅需4粒。另外如何保健目的主要是针对大脑或是视神经,配方着重在于DHA,微笑就会建议挑选DHA含量高的配方。
鱼油怎么吃?
至于每日摄取上限剂量呢?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指出,ω-3 脂肪酸无论是由食物摄取或额外补充,建议每天不超过3克。
确定保健目的,清楚知道补充剂量后,接下来就要审视产品是否适合使用者。
- 容易胀气或害怕鱼油味的民众,可以挑选较无腥味鱼油制品(不过鱼油本身就有一定的腥味,较无腥味的配方通常会添加安全合法的香料)或肠溶胶囊,也可以在餐前服用鱼油制品,降低打嗝鱼油味。
- 吞服能力不佳的民众,选择胶囊较小(相对成分含量较低,许多日本配方偏好小粒胶囊)或液态产品(但液态产品就要考虑到保存不易的问题)。
- 有些民众有偏好剂形,例如小包粉剂或锭剂/硬胶囊/软胶囊。
- 最实际的就是价格。每个人对于健康投资观念不同,当然预算也随之而异。但在自有品牌林立及广告成本置入下,传统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似乎不太适用,所以接下来判断品质好坏就额外重要。
- 鱼油品质好坏,我们分「含量」、「污染物」、「安定性」三个方面来探讨。
可靠公证单位检验过的Omega- 3含量的鱼油产品,才能确保鱼油能发择其保健效用。
民众可以注意产品外盒有无相关认证标章或产品附件原厂出厂的检验报告(COA)、厂商自主检验产品报告等,来评断该产品Omega-3含量标示可靠性。至于一直闹闹沸沸扬扬的「TG」与「EE」型式鱼油的吸收度问题,如果单剂量服用,的确单次服用鱼油胶囊,TG型式鱼油吸收度的确较高【1】,但若连续服用一个月以上,不管TG型式与EE型式,人体血中的EPA与DHA是差不多的【2】【3】。
『污染物』:由于生物链的毒素累积及生态环境的污染,污染物检验对鱼油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就显的额外重要,尤其是重金属(汞、铅、砷、镉)、多氯联苯、戴奥辛,甚至放射线的检验。有的业者会标榜为小型鱼提炼而成,故比较不用担心重金属累积的问题。事实上最可靠的还是看检验报告才是!!!
『安定性』:鱼油的安定性也非常重要,安定性高的鱼油,才能确保其Omega-3油脂,在正常保存条件下,不容易酸败或有效成分下降。
鱼油安定性及新鲜度可以从鱼油的氧过化价、茴香胺价、总氧化测量值、酸价是否合乎标准判断。
至于许多人会问到鱼油与藻油到底有什么差别,事实上鱼油主要含DHA与EPA,而藻油主要以DHA为主。WHO及FAO建议婴幼儿补充DHA,以低EPA含量或藻油为主,故常会听到业者提倡婴幼儿使用藻油。但孕妇产前到底能不能服用鱼油,一定要改成藻油吗?只要孕妇没有凝血功能不全的疾病,事实上孕妇第三期是可以服用含有EPA的鱼油产品。EPA在身体中,具有抗发炎、抗血栓、抗凝血的作用,但只要最后三个月在产检时,注意验血报告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数,根本不用担心凝血的问题。重点在于每日Omega-3不要超过FDA规定的3公克,才是重点。
在此附上国际建议DHA/EPA摄取剂量表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