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院线档,一部国漫横空出世,刷爆朋友圈。此后,该动漫以接近50亿的总票房,名列中国影史第二位。
剧中主角哪吒虽十分魔性,但仍是脱胎于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典神话,他常以正义少年的形象出现在民间传说中,很受老百姓的喜爱与赞美。神话传说也应有其来历,这样一个介于佛、道二教之间的神话人物形象,又所从何来?
哪吒一词,即“驱逐邪秽,光明叱咤”之意,相传印度有沙门天王第三子之说。而中国古代,早在魏晋时期,民间便也有闹海、屠龙*蛟的故事。哪吒三太子是否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江油市,不仅世代流传闹海、莲花化身及太乙真人收石矶等故事,境内还有着很多与传说相印证的地名,如陈塘关、翠屏山、乾元山金光洞等处,还有哪吒闹海的九湾河遗址。今人看到这些地名,大抵觉得这应是现代人根据《封神榜》这部小说里的内容,为了旅游“噱头”而修建的旅游景点。但事实上,早在清代中期官史雍正版《江油县志》里便有着这样的记载:“天仓山又名乾元山,上有太乙真人洞。”这说明乾元山、太乙真人这类神话遗迹早在清代便已存在,并非今人为了“旅游噱头”所建的。
乾元山金光洞
《封神演义》小说成书于明代后期(至今仍有争议),约在清雍正版《江油县志》成书100年前左右。难道是《封神演义》书成之后大火,在100年的时间内,便又传到了四川江油,最终形成了神话遗迹吗?
首先《封神演义》成书之后,并未广泛流传开来;其次100年的时间,也不支持民间形成书中遗迹。那么,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先有民间的一系列神话传说,然后这些神话传说给了许仲琳灵感,最终促成了《封神演义》的诞生。
事实上,早在唐代,一系列传说就在川蜀大地上广为流传了。五代时期,一位名叫杜光庭的道士,在《青城山记》中载:“天仓诸峰屹然三十有六,上有太乙真人洞,一名乾元山”。明代嘉靖年保宁府同知叶松撰《游天仓洞记》,其中道:“洞在江油西四十里天仓山上。志曰:‘太乙真人所尝居,名碧云宫’。”这些文献皆早于《封神演义》的成书时间。 在金光洞岩壁上,至今仍有太乙真人石刻神像,应是以道教太乙救苦天尊为原型的,后经省文物部门鉴定,系南宋石刻。
至于太乙真人是怎么收了一个名叫“哪吒”的弟子,也许是千百年里,各种神话与灵感交织而最终形成的吧。
如今的江油道观每年亦会举行“哪吒真人法会”和“抢童子”仪式。翠屏山哪吒庙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三哪吒诞辰之际,也要举行为期三天的“哪吒真人法会”。法会期间人流如织,商贩云集,还要演出《哪吒出世》、《哪吒闹海》等川戏剧目。炫丽的神话传说,繁华旖旎的盛景,无不都体现老百姓的智慧与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