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逸结合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当体力劳动累了,或读书看报写字作文疲乏了的时候,不妨闭目静养片刻,这对迅速恢复精力和养生保健都大有益处。
10. 闭目释烦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意思是说闭上眼睛不但可以养目,而且可以静心。
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灾病不生,福气永存。
遇到繁杂吵闹的场合、自己不愿看的场面,又不便避开之时,不妨闭目静养,既能洗目清心,闹中取静,消除烦忧,又能偷空养生,何乐而不为?
11. 闭目养阳古人有曝背之乐,老年人适当的闭目静心晒晒太阳,实为养生一妙法。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克劳瑟发现:如果不是严重高血压症,经常晒太阳就能够降低血压。
当人的皮肤受到阳光照射时,便会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参与人体的血液循环。
科学家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一组服维生素D,一组接受光疗法。
一段时间后,服维生素D片的患者血压没有出现变化,而接受光照的患者血压有明显的降低。
12. 闭目动形大家不妨试试,找一处清静之地,双目微闭,全身放松,以尽可能慢的动作打一套太极拳。
充分体会缓慢柔韧、圆活连贯的要领,定会有意想不到收获。
13. 闭目强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日渐衰退,常常会遇到要记起某个人、回忆某件事,一时半会儿就是想不起来,抓耳挠腮甚是痛苦。
其实此时不妨闭目静养几分钟,待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或许会灵机一现,豁然开朗。
14. 闭目静息老年人瞌睡少,睡眠欠佳是常有的事。
遇到一时睡不着,或半夜醒来再也难以入睡时,千万不要心烦意乱,不妨闭目养神,以静其心。
或许不久就能安然入眠,即使不能入睡,静息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15. 闭目神游静坐闭目,给想象插上翅膀,飞向野外,观灵山秀水、望天高云淡、攀泰山华山、听飞瀑松声、游长江大海…
此时心怡神驰,心灵与天籁之声切切私语,人天合一,会有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
虽不能日行百里,却能神行万里,这种“精神畅游”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
目为人之灵窍,心灵的窗户,传神的灵机,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闭目可以养神,闭目养神对于中老年人以及终日劳心用脑或长期专一使用目力者,是大有裨益的。
闭目养神时,要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无思无虑,达到入静的境地,才称得上专意保养。有暇之时,闭目养神,持之以恒,定会获益。
佛教里的闭目养神:
现世众人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其面部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佛祖的双眼低垂,目光处于闭合与半闭合之间的状态。
这就是世尊留给后人的慧眼形象,即净眼如明镜,眼色如绀青。
佛祖的那双似闭非闭的智慧眼睛,令一切众生见之而乐。
它仿佛在时刻教导众生眼神形态与禅的关系,形象化地告诫众生眼明不如心明的禅意和佛境。
在此,佛祖以一种看似“闭目养神”的形象,为我们开示了闭目渐渐进入禅境的方法。
眼睛的生理机能是视觉,但是视觉决非肉眼的全部生理机能。
除了视觉功能以外,眼睛还有别的功用,如流泪、湿润眼球(上下眼皮接触)、表达感情、闭目沉思等。
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睁开眼睛做事情看东西,眼睛成了外缘外境信息的主要输入器官,久而久之就忽略了眼睛别的特殊作用。
往往除了睡觉时闭上眼睛,其它时间都让它处于睁开应激状态。
实际上,眼睛工作时可以带来视觉,在它闭上的时候却另有妙用,闭目能带领我们走进一片清静空寂的世界。
闭上眼睛,收拢心绪,暂离外境,脱离纷扰,渐入禅境。
此乃佛家闭目的妙用。
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闭目养神的呢?
如果你内心纠结困惑,可以来看看我这里为你总结的一些心理疗愈方法。这里系统的讲述了我们心理特点,我将自己从业三年的案例总结出来,还有关于我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的解决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