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陵既然科学检测验证了水银的存在,那么地宫是不是呈现出“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模样呢?这就涉及了水银的含量问题。
有学者推测,按照345米×350米秦陵地宫的大小来计算,在地宫中平铺10厘米厚的水银,秦陵地宫的水银有100吨。
100吨水银是什么概念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大约7000平方米,如果将100吨的水银倒进去,它的厚度能达到1米甚至还多。但是,有趣的一点是,以我国目前现代化方式生产水银的工艺水平,年产量才900吨左右,而难以想象的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在科技如此落后的情况下,秦人真的能生产100吨甚至更多的水银放置在地宫中吗?这一点,我一直心存疑惑,如此,又引发了我的另外一个疑问:这巨量的水银是从哪里来的呢?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了这么一个女人:“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这段话讲了个什么事呢?是说秦始皇时期,在巴郡一带有一个寡妇名清,因为经营丹砂产业而积累了巨额的财富,甚至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来保卫家族,秦始皇认为这个女子是“贞妇”,对她甚是礼遇,并且在其死后还建造了“怀清台”来纪念她。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种记载中,秦始皇一生除了和他母亲的故事之外,与女性之间的交集,巴寡妇清是唯一的一次。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又“收天下兵聚之咸阳”,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护其统治。而像巴寡妇清这样的地方豪强巨贾,不只生前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死后秦始皇还专门为她修建纪念碑,号召全社会学习、缅怀她,纪念她的“贞妇”行为。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再者说,秦、西汉时,女子改嫁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更何况皇家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开始是嫁给茂陵槐里的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金俗,后来王娡的母亲臧儿请人给女儿算命后,生生地将女儿一家拆散,将女儿送到时为太子的刘启的宫里,先后生了三女一男,这个男孩就是汉武帝。这样的事情在宋明理学发达后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就很难理解,仅仅因为巴寡妇清是个“贞妇”就允许她有自己的家兵,也仅仅因为她很富有,死后就给她建造纪念性建筑,这个理由似乎太牵强了,这和秦始皇的为人处世方式大相径庭。
个人认为,司马迁在文中已经给我们留下了答案,就是巴寡妇清所经营的丹砂产业!
丹砂是什么?丹砂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硫化汞,是生产水银的原材料。巴山一带汞的储量是比较丰富的,能占全国汞矿储量很大的比例,由此,我猜测,在秦始皇为了陵墓中的水银煞费苦心之时,他将目光放到了巴寡妇清所经营的丹砂产业上,因为富豪清能够急皇帝之所急,慷慨奉献大量的水银,才使得帝国皇帝对她另眼相看。
但是,仅巴寡妇清一家的产量,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地宫里用水银制作江河湖海的需要。也许巴蜀之交的旬阳也是秦陵水银的来源之一。
旬阳位于秦巴之间的秦岭南坡,在该县北部的青铜沟一带,目前已经探明的汞储量达1.47万吨左右。20世纪50年代进行矿业普查时,曾经在这里发现过三千多个不同时期人类开采辰砂后遗留下来的古矿洞,在附近更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建筑遗址,传说张良退隐后就曾在这里建设公馆,远离朝政专事开采水银,至今这里还有“公馆乡”的名字传世。甚至唐、宋、明三朝的地方史料中也有关于此地汞矿储量丰富的文字。再加上旬阳距离秦陵很近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我们有理由认为,旬阳,应该也是秦陵地宫水银的一大来源。
有了丰富的原料,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提炼了。那么,又回到了之前的问题,秦人是否有能力生产出多达百吨的水银供陵墓地宫使用呢?
根据科学史的相关研究,秦代水银的炼制方法,应是低温焙烧法,也可以叫作火法炼汞,这种方法是将矿石加热至近500℃时,使矿石中的硫化汞变成汞蒸气挥发出来,再将汞蒸气用湿布收集起来。这是一种非常简陋的冶炼方法,生产效率很低,大量的水银在变成汞蒸气时挥发消失。用这类方法生产水银,产量是很低的。
我国汞矿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贫矿多、富矿少,这决定了当时水银产量也不会很高。
我们对秦代水银的年产量并不知道,但可以参考一下宋朝水银的产量。
根据《宋史·食货志》中的记载。宋仁宗时:“皇祐中,岁得金……水银二千二百斤。”宋神宗时:“元丰元年,诸坑冶金……水银三千三百五十六斤,朱砂三千六百四十六斤十四两有奇。”
宋朝冶炼水银的方法,采用的是先进的密封蒸馏法,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效率很高,其上交朝廷的数量每年尚不足3400斤,而百吨,即是20万斤,即使在宋代也要花费至少58年才能炼成,那就更不要提技术落后的秦朝了。
所以,秦陵地宫的水银储量虽然丰富,但无论如何应该没有百吨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