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为什么必须晚上吃,大草乌吃多了怎么办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3-04-14 08:31:24

我很佩服第一个品尝河豚的人,绝对的英雄;而最值得佩服的是,把河豚做成美味的人。这是应该授予一个大奖的。在人类历史上,探索中医药的产生,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余毒,古人的发现和发明是付出了很大牺牲的,很多时候都是生命的验证,血泪的经验总结。所以,中医绝对不能和来源于动物实验的药品比较,这里显得更加庄严悲壮。


这几天无意间看到了新陕在线公众号发的陕西周至县的一篇文章《商阿妮:冬天了,周至人又开始吃乌药了 》,全文引用如下,特谢:

乌药(乌药乌头不同,可能当地焦作乌药,本身都色黑)一般为黑褐色,形似荸荠、芋头。本身含有乌头碱有毒成分,如果煮不熟,食之会中毒身亡。乌药医名附子,历代医家在用附子之时,每每慎之又慎,在用量上也是少之又少不无顾忌。

可在陕西省周至县,当地人竟把这大毒的乌药如同红薯、土豆般大量食用,特别是周至县终南镇一带当地人不分老幼,多把其当作早餐,连日食用。我也是自幼随俗,喜食乌药,至于人们从何时开始食用乌药,已无从考证,据一些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就这样跟着老人吃的。为何要吃乌药,当地老人们的说法是:“乌药”是一味中药,常吃可以令人身体强壮,不畏寒冷,不生疾病;如能连续吃过百日,身上连个虱子都不生。故人喜食之,以致该县产生了一种当地独有的小吃生意,即将乌药煮好后沿街叫卖,并美其名日“煎乌药”,生意甚好。(也许并不是这个“煎”字我只是音译,我们当地把特别烫的汤水都用一个“jian”字来表示。

同学的爷爷就是我们村有名的卖乌药的,每年冬天风雨无阻,老汉推着一辆木轮车,车上放着一个生着火的炉子和一大铁锅的“煎乌药”。有些调皮的男孩听到卖“煎乌药”的叫卖声或是看到我的这位同学就会大喊:“煎乌药,热锅锅,锅锅烂,提尿罐”但这爷孙俩从来都如未听到似的不予理睬,从未因此发生过口角,而如我这般的可爱女孩,路上遇到“煎乌药”了都会乖巧的叫声“爷爷”,老人一高兴有时就会拿起他的乌药勺在锅里捞一个乌药蛋蛋送给我们吃)。有些家早上不做饭(比如我们家)就等着外面那声“煎乌药”的叫卖声一响拿个小盆买个两三块钱的一家人当作早点吃,整个冬天老人白天在附近的村子里沿街叫卖,晚上就在我们村子中心十字继续卖,村里的老人睡前踱步到村十字,五毛钱买一小碗“煎乌药”热腾腾的吃了喝了暖暖胃,好似只有吃过这碗“煎乌药”之后这一个晚上才能暖暖的睡个好觉。奶奶睡前就爱吃这个,但她每次都是带了自家的碗买回来吃的,为的是给炕上的大妮、二妮一人吃一两个乌药蛋蛋,喝一两口苦中带甜的乌药汤。(现在已经很贵了,一小碗就要五块钱,里边就4、5个乌药蛋蛋)。

所谓“甜乌药”,未食过之人初尝之,实在苦不堪食,刚一入口,便难忍其苦,随即吐出。但隔日再食,数日后就不觉苦,半月过后便觉其香甜可口,一日不食则数思之。老公向来就是一个拒绝尝试的人,看了一眼乌黑乌黑的汤就明确表示:拒绝食用。儿子在我的游说之下喝了一口汤便呲牙咧嘴的跑掉了,哈哈哈,看来还需慢慢培养啊!乌药有毒,当地人也都知道,但为何如此大量久食而不会中毒?究其原因,全在其加工过程:当地一般于10月前后挖取成熟乌药,弃乌头(当地称为“乌药母枝”),去须根,洗净晾干,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待立冬后天气渐冷,再拿出煮食。

具体煮法为:晚饭后约21时,先将一大锅水烧开后,再向沸水中倒人干净的乌药(可是我们村人煮乌药历年来都是凉水下乌药煮的,水没过乌药添满整锅,煮的过程中切记不可添加凉水),然后加人甘草、冰糖、大枣。煮约2小时后,向灶中加入几根大柴,让其慢慢燃烧,整个煎煮过程中不能再向锅中加人生水。次日早晨再食煮好的附子。食过乌药之后禁食生冷(小时候好奇心强听大人警告说吃了乌药再喝凉水会死人,我还特意吃了乌药后偷着喝了凉水,然后静静的等着,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喝凉水没事,不过现在想想挺后怕的)。煮好的乌药皮色棕黑,汤呈黑色,咬开后附子为浅黄褐色。吃法如同吃汤圆般,连汤带乌药一同吃下。

由于知道乌药若煮不好,吃了会中毒,故每次煮好待食之前,老人们便先尝。1小时后无事,晚辈们始可大胆食之。也有过在尝乌药后中毒死亡的老人,所以昨天在家当老妈告诉我说今天早上邀请了整条街的人到家里来吃乌药时,我还开玩笑说:“你们胆子真大,就不怕把人家整条街的人吃的有问题?”老爸笑笑说,我尝过了之后才叫别人来吃的。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能想象得出早上吃乌药时的开心场面。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了,儿女们都不在身边,这些老人们谁家吃个稀罕物总是会邀请这帮老伙计们一起分享的,看到他们自己吧生活安排的快快乐乐,作为儿女我们真的很高兴。

这篇文章写得很详细,对于乌头做小吃也有详细的记载。在网上还搜到了另外的一篇(执天道 于 2018-05-21 12:48:0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的文章《从陕西省周至县人喜食附子谈附子毒性的监制及安全应用之法》,全文引用如下: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等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之药,若临床运用得当,往往立起沉疴。但附子虽是疗疾之猛将,亦是大毒之品。历代医家在用附子之时,每每慎之又慎不无顾忌。至于用量,多则亦不过数钱。在临床上虽有大剂量应用附子的报道,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陕西省周至县,当地人竟把这大毒的附子如同红薯、土豆般大量食用。

陕西省是附子的产地之一.1。周至县,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秦岭北麓,盛产附子。当地人称附子为“乌药”。每年秋冬季节,附子收后,很多人便日食附子碗余(约200—400 g),连食数月至来年开春。笔者也系陕西省周至县人,自幼随俗,喜食附子,每食也以斤计。至于该县人从何时开始食用附子,已无从考证,据一些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就这样吃过。为何要吃附子,当地老人们的说法是:“乌药”是一味中药,常吃可以令人身体强壮,不畏寒冷,不生疾病;如能连续吃过百日,身上连个虱子都不生。故人多喜食之,以致该县产生了一种当地独有的小吃生意,即将附子煮好后沿街叫卖,并美其名日“甜乌药”,生意甚好。买食者多是妇女和老人。所谓“甜乌药”,未食过之人初尝之,实在苦不堪食,刚一人口,便难忍其苦,随即吐出。但隔日再食,数日后就不觉苦,半月过后便觉其香甜可口,一日不食则数思之。附子有毒,当地人也都知道,但为何如此大量久食而不会中毒?究其原因,全在其加工过程:当地一般于10月前后挖取成熟附子,弃乌头(当地称为“乌药母枝”),去须根,洗净晾干,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待立冬后天气渐冷,再拿出煮食。具体煮法为:晚饭后约21时,先将一大锅水烧开后,再向沸水中倒人干净的附子,水约没附子20 cm,然后加人甘草(甘草与附子的比例约1:10)。煮约2 h后,向灶中加人几根大柴(未劈的直径约10 cm粗的树枝),让其慢慢燃烧(约能燃烧2 h),整个煎煮过程中不能再向锅中加人生水。次日早晨再食煮好的附子。煮好的附子皮色棕黑,汤呈黑色,咬开后附子为浅黄褐色。吃法如同吃汤圆般,连汤带附子一同吃下。由于知道附子若煮不好,吃了会中毒,故每次煮好待食之前,老人们便先尝。1 h后无事,晚辈们始可大胆食之。也有过在尝附子后中毒死亡的老人,笔者周围多年来仅发生过1例。每次煮附子的量大约在t0 kg以上,以后吃时随量加热就行。煮好的附子小 t2,储存,当地人不分老幼,多把其当作早餐,连日食用。成人每食约250 g。以上便是陕西省周至县人食用附子的情况。今由周至县人如此大量食用附子而不中毒的事实,来分析一下对附子毒性的监制。

1 煎煮时间长周至县人所吃的附子,一般都是要经过4 h以上长时间煎煮。当地人认为生附子有毒,又不易煮熟,故煎煮时间特别长。附子人药要先煎、久煎,这是古今医家均遵从之法。现代药理试验也证实附子中所含生物碱(主要为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毒性较大,但毒性成分遇热能分解,较长时间的浸泡和煎煮能将其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原碱(Benzoyla—CO.nine)类生物碱,进而分解为毒性更小的乌头原碱(Aconine)类生物碱2,从而降低其毒性。

2 与甘草配伍周至人煮食附子时加甘草的原因,一是附子食之味大苦,加味甘之甘草以调和其味;再是认为甘草可以解附子之毒;也有人认为加入甘草还可以增加食附子的功效。甘草味甘,生用偏凉,炙用偏温,可调和药性,素有“国老”之称。《本草正》记载甘草:“其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历代医家也多用甘草以监制附子之毒: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用附子之时也常配伍甘草,如四逆汤、甘草附子汤等。张景岳在《本草正》中又言:“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缓;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后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调营卫。”陈士铎在《本草新编》言附子的制法为:“每个用甘草五钱,煮水一碗,将附子泡透”。甘草对于附子毒性相制作用之机理也已被现代实验研究所证实。小鼠毒性实验表明,单用一定量的附子能引起动物死亡,但附子与甘草配伍煎煮,则可完全避免动物死亡。对附子配伍甘草前后所含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发现,甘草可以减少附子中所含2种有毒乌头生物碱含量;并且随甘草用量增加,乌头生物碱含量相应减少_4 J。又有实验发现:其解毒机理是由于甘草中主要解毒成分甘草酸可以与附子中所含的生物碱结合成难溶的盐类,从而使之含量减少[5J。还有人经研究认为,甘草缓解乌附毒性的机理在于:一是甘草水解后释放出葡萄糖醛酸与乌附毒素结合而生成无毒的新物质;二是甘草甜素有类似药用炭作用,可以吸取存于胃内的乌附毒素_6 J。

3 忌食生冷在服中药的饮食禁忌上,寒性病多应忌食生冷,一些含有附子的方剂在服用时也应忌食生冷。如《伤寒论》中的桂枝加附子汤,服法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即应“禁生冷、粘滑..”。但是这些禁忌都是从病情性质的需要考虑的,并未曾闻食生冷会增加药物的毒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从周至县如此众多的人长时间大量食用附子的历史经验和对生冷重视程度看,周至人认为食附子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吃附子后再食生冷,或是在附子煎煮时或熟后保存时与生水接触。所以他们在煮附子时先要把水烧开再向锅里下附子,期间又不能继续向锅中加人生水;吃附子前都必须把盛附子的碗先用开水冲烫一下;小孩吃后,大人定要再三叮嘱其一日之内勿食生冷。生冷是否会增加附子的毒性,当地人们的说法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从当地吃附子的其它几个流传下来的习俗(久煎,伍甘草,禁生食) 和其重视的程度来看,这一说法应该有一定的道理。4 未大剂量用过之人应从小剂量用起附子味太苦,第一次吃任何人都难以忍受其苦,故食不到一小枚就随口吐出。如强忍其苦,坚持少量吃(一次一两枚小附子),五六次后就不觉苦,能一次吃十余枚。在当地也有很多人不吃附子,原因就是过不了苦这一关。但是已吃惯附子之人,次年秋冬再食,首次也不觉苦,唯感其“味美”而能多食之。这个过程也提示我们在用附子、特别是大剂量应用附子之时,应从小剂量用起。以上4点便是周至县人食附子而不中毒的原因,亦是附子毒性监制和安全应用之法。笔者认为,附子虽为有毒之品,但实为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之“要药”。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配伍精当,遵循久煎、伍之以甘草、从小剂量开始的原则,附子的毒性是能够得到很好的监制的,其运用是安全的,并且可以大剂量安全应用。

在佩服惊讶之余,也是看到了有教训的文章。2018年12月30日搜狐网转发华商报 《周至县25名农民吃乌药一小时后中毒 原因已确诊》文章:

本报讯(记者孙洪伟)因食用流动小贩兜售的未煮熟的“乌药”,周至县终南镇东大坚村25名中老年人中毒,出现口舌腿脚麻木和呕吐症状。经专家确诊,中毒原因为乌头碱中毒。

村里的中老年人都有食用乌药的习惯。46岁的村民何蜜锋说,那中年人卖的乌药两元钱一大碗,比其他卖药的要便宜。很快,村里不少村民赶来买,仅1个小时,中年人带的乌药就全部卖完了。

72岁的任云香和儿子各喝了一碗。一小时后,开始出现呕吐,随后浑身无力。紧接着,服药村民陆续出现类似的症状,并相继前往终南镇医院救治。

医院现场“感谢医生,我捡回一条命”

下午5时,被紧急转往周至县人民医院救治的78岁的王志高,仍在重症监护。

王志高也是所有中毒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因为先前患有冠心病,被转送到医院时,一度心率失常极度危险。经紧急抢救,苏醒过来的王志高激动地说,多谢医生让我起死回生,“捡回一条命”。

据了解,在接连接到中毒病例后,终南镇医院因医疗条件有限,立即将群体中毒情况向上级反馈。周至县卫生局组织力量,将25人移送到周至县人民医院和周至县联合医院救治。目前,其中7名年龄偏大的重病患者仍在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截至昨晚7时,25名患者病情已稳定。

中毒原因确诊祸源为乌头碱

据悉,本次中毒的全为东大坚村服用乌药的村民,以中老年人居多。

据周至县人民医院负责人介绍,接到中毒病例后,医院准备了排毒汤,对中毒患者先期排毒,并对重症患者专门安排心电监护和用药治疗。

下午2时许,西安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带领西安市专家赶到周至,专家会诊认为,患者系食用没有完全煮熟的乌药所致,属乌头碱中毒。

紧急避险周至派员普及药理知识

据了解,周至县东部地区的群众在冬季历来有食用乌药的习惯。村民认为乌药有保健作用,对胃寒、食欲不振、心血管疾病等都有很好疗效。此前未发生过类似中毒事件。

中毒事件发生后,周至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各乡镇负责,在事发地进行宣传,普及药理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慎食乌药;由卫生局负责,选择最优的设备、最好的药品,全力以赴救治中毒人员。

目前,周至警方已经展开调查。有中毒村民称,卖药的是终南镇豆村的一名村民。记者从终南派出所了解到,目前责任人尚未确定,案件也未定性,需进一步调查。

省卫生厅发预警公告禁食乌头碱类药物

本报讯(记者 周沐辉) 昨日,针对周至县终南镇25名群众食用乌药中毒事件,省卫生厅发布预警公告,禁止食用乌头碱类药物,防止中毒。

公告要求全省餐饮经营单位、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及建筑工地食堂严禁用草乌、附片等乌头碱类药物煮在肉食及其他食物中出售,以免发生乌头碱中毒;各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媒体和公告形式,广泛向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宣传食用乌头碱类药物的危害性,提醒群众切不可将乌药当做食物食用;各级医疗机构对发生乌头碱中毒就医的病人,要积极组织抢救。同时将中毒情况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拿毒药做小吃,这似乎也是美食家的传统。但乌头作为有毒的植物,却又是一味良药,其附子天雄。如何能够保证有效炮制,如何能够延续当地美食的传统,我觉得是有文章可以做的。

一是毕竟过去有这个传统,而且吃了也没有发生事情,这就对中药毒性有了新的认识,只要炮制好,就能够发挥作用。

二是要有效的继承这样的传统,目前中药的加工现代化技术多,对于老传统丢失不少,这里边应该及时的进行抢救整理。比如熬制煎乌头的地方食品加工者,肯定是有些有效的知识和经验的,应该整理出来。

三是食物安全性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尝鲜而酿成悲剧。这个25人中毒也是对传统制作方式监督不到位的一种挑战和考验,新的时代,安全性不重视不行。


安全和美食,也是矛盾。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