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0日,那一天还在上中学的我从电视上认识了一位专家,也从铺天盖地的新闻中熟知了一个国家。
张召忠就是那位专家,彼时的张将军还未当上战忽局的“局座”,知名度并没有现在这么高。我当时对局座产生深刻印象,是因为他言语举止中那抑制不住的兴奋之情,仿佛间还掩藏着一丝喜悦。后来我才明白,那时候伊拉克大兄弟出来舍命挡刀了,又为中国争取到了好几年的“战略机遇期”。
而那个被我熟知的国家,就是当时正在被侵略,现在仍然满目疮痍的伊拉克。
这“自由”的代价委实有点高了
相信很多80后跟我一样,熟知伊拉克也是通过伊拉克战争,而70后不少是通过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了解伊拉克这个国家。与刻在后生们脑袋里的暴力印象不同,很多70年之前出生的中国人,认识伊拉克却是通过一种甜丝丝的植物果实——“伊拉克蜜枣”。
伊拉克蜜枣
1958年8月,伊拉克与我国建交。那时,伊拉克与美国关系紧张、矛盾尖锐,还受到一票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封锁,致使赖以岀口的蜜枣卖不出去。
1962年初,为控制通货膨胀,也顺便支持被西方制裁封锁的第三世界国家,主管经济的陈云用不限量供应一些高价商品的方法回笼货币,减轻了通胀压力。其中就包括进口的伊拉克蜜枣、古巴砂糖和阿尔巴尼亚香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了一代人甜蜜的记忆。相信许多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对伊拉克的知晓不是从海湾战争中来的,而是从这种蜜枣和电影《巴格达窃贼》上认识的伊拉克。
陈云同志说,“一九六二年货币流通量达到一百三十亿元,而社会流通量只要七十亿元,另外六十亿元怎么办?就是搞了几种高价商品,一下子收回六十亿元,市场物价就稳定了”。(《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7页)。
在中国刚刚引入伊拉克蜜枣的时候,想吃到枣子就必须要支付远高于市场水平的价格,因而当时只有手里有闲钱且有意愿购买的少数中国人才能吃得到。这种“愿者上钩”的定价机制,既回笼了相对富裕的人手里过多的货币,抑制了通货膨胀,没有影响到普通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还通过购买伊拉克的蜜枣,支援了被西方经济制裁的第三世界国家。
当时,中伊关系密切,中国大量进口伊拉克蜜枣,在货币回笼的使命完成之后,伊拉克蜜枣的价格就开始回落,虽然还是有点小贵,但是价格已经降到了很多中国人能够接受的水平。后来,伊拉克的政治局势经历了多次反复,中苏关系也经历了从分歧、论战到武装冲突的变化。因此,从1960年代到1970年代,伊拉克蜜枣在中国市场上的供应一直受到两国关系的起伏而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