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的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状”,“VI”为“病毒”,“D”为“疾病”。那么曾经给病毒和其导致的疾病起名的“学问”又有哪些呢?
要知道,曾经给病毒和其导致的疾病命名的方法五花八门。过去,人们起名很随意,取名依据大多源于人们对病毒的当前认识。典型的命名法有以下四种:
一、 寄主症状命名法
- 1.口蹄疫(口蹄疫病毒):典型症状是感染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糜烂;
- 2.麻疹(麻疹病毒):以其典型的皮丘疹为名。(有趣的是,2015年因一场麻疹疫情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士尼乐园,当时麻疹又名“迪士尼麻疹”)
- 3.天花(天花病毒):一种痘病毒导致的疾病,英文名“smallpox”就是“小痘痘”的意思,典型症状是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和腿的天花红疹,痊愈后脸上留有麻点样的瘢痕,中文更加形象称之“天花”。
- 4. 白喉(白喉棒状杆菌):患者咽喉部会出现白色斑点,融合成片状之后形成白色膜状物,因此而得名。
二、 地域命名法
许多广为人知的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域有关联。
- 1.日本脑炎:大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病原体最早发现于20世纪初的日本。
- 2.德国麻疹:风疹的别称,最早被误以为是麻疹,后来被一位德国医师在1814年首次当作一种独立疾病提出,故又名“德国麻疹”。
- 3.埃博拉病:源于非洲刚果的埃博拉河流域。
- 4.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同样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因病例多集中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中东地区而得名。
三、 来源动物命名法
- 1.猪流感:2009年北美多国出现的新流感病毒导致多人死亡,因发现这种病毒由猪流感病毒变异,该病获名猪流感。后科学家发现,这种新流感病毒是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混合体,且当时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在猪-猪或猪-人之间传播。后WHO宣布弃用“猪流感”一词,更名“甲型H1N1流感”,其中“H” (Hemagglutinin,血球凝集素)和“N”(Neuraminidase,神经氨酸酶)为病毒抗原类型。
- 2.禽流感:同由甲型流感病毒导致,主要在禽类流行的传染病,也有少量从禽类传染至人类。近日湖南邵阳市爆发的禽流感即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四、 发现人姓氏命名法
- 1.汤氏病毒:1955年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分离出了世界第一株沙眼“病毒”,后正式改名为沙眼衣原体。
- 2.志贺氏菌属:通称痢疾杆菌。于1898年因日本细菌学家志贺洁首先发现而得名。
- 3.立克次氏体:一类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1909年美国病理学家霍华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研究落基山斑疹热时首先发现。
- 4.类似的还有劳氏肉瘤病毒、汉生病、马雷克氏病病毒……虽然姓氏命名光宗耀祖,但想想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贺-赵缺陷症、恰加斯氏病、美尼尔氏病……请放过学医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