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期排病反应后,有很多朋友留言说希望能对排病反应讲解的更加详细,因为有一些症状,比如酸、麻、凉、冷、出汗、恶心等状况还是无法确认是否为艾灸所致。所以呢,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更加详细和齐全的艾灸排病反应,小伙伴们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做更加仔细的对比。
相信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就不会再因为排病反应而心里对艾灸没底了。
关键词:麻 木 酸 胀 痛 痒 过敏麻:表明气能过来,血过不来。
- 木:麻得厉害,就是木,意思是血和气都过不来。
- 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 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 痛:单纯性的痛是因为有血淤。
- 身体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犯困)、酸性体质,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几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灸后关节痛,说明关节处有寒湿之气淤堵。
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表明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 痒:表明气和血正在通过,伤口愈合的时候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灸后出现湿疹,痒,起红疙瘩。是脾胃湿气重的缘故,加大灸量。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时间。
- 渴:灸后口干舌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应做到配合肩颈灸。
- 艾灸几次后仍感觉口渴,是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且在灸了几次后感觉病情加重,建议多喝水,3-5天灸一次,中间穿插刮痧,拔罐。
- 过敏: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如红疹,此时多以为是过敏。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即可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及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
关键词:寒 热 汗 沉 油 响
- 寒:灸后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