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入伏了,三伏贴正在预热,各大医疗机构蠢蠢欲动。
与此同时,很多人心里会有疑问,三伏贴真的管用吗?
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理一理,说说三伏贴的是非功过,让病人少踩坑。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膏药的延伸,起源于清代《张氏医通》,《张氏医通.卷四.诸气门下.喘(短气、少气、逆气、哮)》中有一段话:
“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这是我们能见到的关于三伏贴的最早记载。
三伏贴在本质上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属于中医外治的范畴。
三伏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与膏药相比,三伏贴的特点,就是敷料的选择和贴敷时间的选择。
三伏贴
为什么三伏贴要在三伏天贴敷?
这就要提到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意思是,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体内阳气正旺,药物最容易吸收,用中医特色疗法来养阳温阳,蕴结在体内的积寒就很容易去除,天人合击,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出,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简单的理解,就是在药物和时令的双重作用下治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贴对什么样的疾病有效?
每到这个时节,就有人痛批滥用三伏贴,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确实有滥用三伏贴的嫌疑,啥病都给贴。
但是,三伏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
从《张氏医通》来看,三伏贴最开始就是用来治疗冷哮的。
从现代医学看,三伏贴配合艾灸,作用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这是经过临床验证过的。
之所以有人批判滥用三伏贴,是因为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的一些疾病,也让贴三伏贴,实事求是地讲,三伏贴对这两个系统的疾病,作用甚微。
抛开三伏贴,这几年很火的敷贴的治疗范围就大得多,敷贴其实已经不属于三伏贴的范畴了,外敷药品的选择的,穴位的选择,都与三伏贴有着很大不同。
敷贴,其实更像膏药,这样来看的话,敷贴的治疗范围就比三伏贴大太多了。
三伏贴有哪些禁忌症?
三伏贴治疗呼吸系统的寒证效果好,但是如果是黄痰、气粗、体格壮硕的人,恐怕就不太适合。
除了注意病人体质外,还要注意贴敷时间,预防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