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人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洗脸。而洗脸的目的除了解除睡意、使大脑清醒外,主要是为了清除脸上的“油渍”。所谓“油渍”就是人们常说的皮肤“出油”现象。其实,这也是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
体表的油脂由皮脂腺分泌
能够在皮肤表面分泌油脂的腺体叫皮脂腺,属外泌腺,为皮肤四种附属器之一。皮脂腺分布很广,除掌跖、指趾屈面外,遍及全身。唇红区、外耳道、阴茎、龟头、包皮内面、小*及大*内侧也有皮脂腺。皮脂腺在人体的分布密度不同,以头皮、面部,特别是额、鼻翼等处最多,额部约有400个/cm2~900个/cm2,每小时约分泌50ug~150ug皮脂。这是平时枕巾、衣领易脏的原因,也正是头面部高发脂溢性皮炎及面部高发痤疮的原因所在。躯干则以中央部位较多,因此这些部位以及腋窝等处又称为皮脂溢出部位。四肢特别是小腿外侧皮脂腺最少,故易发生乏皮脂性湿疹(亦称裂纹性湿疹,皮肤干燥,表皮及角质层有细裂纹,呈“碎瓷”状)。皮脂腺一般开口于毛囊,但有些部位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如眼睑、包皮等。在唇边缘及女性外生殖器的皮肤黏膜表面可见游离的皮脂腺。
青壮年龄段皮脂腺活动最旺盛
皮脂腺的分泌方式是全浆分泌,即整个成熟的皮脂腺细胞破裂,将内容物排入管腔,然后再分布于皮肤表面,形成皮面脂质。皮脂为多种脂类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甘油三酯(57%)、蜡酯(25%)及角鲨烯(12%),还含有少量来自表皮的胆固醇酯。皮脂的流动及扩散速度与皮肤的湿度成正比,在潮湿的皮肤上,皮脂流动的速度快,每分钟可达3.3cm,相反在干燥的皮肤上流动很慢。甘油三酯进入腺管后可被细菌分解为甘油单酯及甘油二酯,成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剥脱的角化细胞、皮脂和皮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及痤疮棒状杆菌等逸入真皮中,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即形成“粉刺”(痤疮)。经研究证明,能够分解甘油三酯的细菌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PA),该菌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故口服四环素类药物使其分解率下降,这是用四环素类药物治疗痤疮的理论依据。
皮脂腺活动受人种、年龄、性别及气候等因素影响,青壮年龄段皮脂腺活动最旺盛,故此段成为痤疮(俗称粉刺,因青壮年易发所以人们常称其为“壮疙瘩”)的高发期。女性停经后皮脂腺萎缩,活动基本停止,而男性皮脂腺活动可维持到70岁尚保留部分功能。夏季较冬季活跃,故夏季皮肤较湿润有光泽。
皮脂起保护润滑皮肤及毛发作用
皮脂的功能,主要是保护润滑皮肤,防止皮肤干燥、皲裂。皮脂与汗液及角质层排出的物质,共同形成一种乳化的皮面脂膜,皮面脂膜中的游离脂肪酸对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如真菌和细菌。另外,皮脂腺一般都与毛发共生,一部分皮脂附着在毛发上,起着润滑毛发的作用,防止毛发干燥、分叉、断裂。
皮脂分泌的调节受雄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激素、雌激素等影响。尤其是雄激素可加快皮脂腺细胞的分裂,使其体积增大,加速皮脂的合成。来自肾上腺皮质的雄激素及其前体均可刺激皮脂腺的活性,使其增大,造成皮脂合成增多。生长激素、泌乳素等垂体激素可单独或与雄激素协同作用而促进皮脂分泌。雌激素可通过间接抑制内源性雄激素的产生或作用于皮脂腺,减少皮脂分泌。此外,异维A酸可抑制皮脂分泌,这是临床用其治疗痤疮的依据。
洗脸避免水过热破坏皮面脂膜
尽管皮脂对皮肤及毛发有保护润滑作用,但适当的分泌量是保障皮肤健康的前提,如同自然界的雨水一样,过多会造成“洪涝”,过少则发生“旱灾”。
皮脂分泌过剩常会引发脂溢性皮炎、痤疮等,故高发人群要忌食辛辣食物,减少甜食、高脂类食物摄入,适当减食、减肥可使皮脂分泌减少,分泌速度变慢,皮脂成分也发生改变,甘油三酯和蜡酯的合成会明显减少。
而冬季由于天气寒冷风干物燥,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皮脂腺功能随之下降,皮脂分泌量明显减少,故皮肤显得干燥,并常出现脱屑、瘙痒等症状,这就需要护肤品来补充皮肤的“油脂”。特别是手、面等暴露部位清洗后,要随时涂抹护肤脂,洗浴后躯干、四肢皮肤需涂抹护肤霜,尤其是儿童及中老年人更需及时给皮肤“补脂”。此外,平时洗脸、洗浴避免水过热及过度使用香皂、浴液等清洁用品,否则会破坏皮面脂膜,造成脂膜缺损,轻者引发乏脂性湿疹,重者使病原微生物及致病原乘虚而入引发皮肤疾病。
文/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
皮肤科主任医师 佟长顺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