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东方文化的语境里,丧钟大抵是一个书面词汇,表示结束或灭亡,带有贬义。
意大利《晚邮报》报道称,意大利北部贝加莫市内医院的太平间已超负荷,当地教堂也开放来收容遗体。疫情期间,当地牧师决定一天只敲一次丧钟,否则会整日不停。
在西方世界里,丧钟是教堂里针对教徒死亡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是怎么进行的呢?
按照西方习俗,教徒死亡或为死者举行宗教仪式时,所在地区的教堂要敲丧钟。
18世纪末英国教堂废除了这种敲丧钟的习俗。到了19世纪末,只有在日落之前教堂的司事得到死讯才马上敲响丧钟。如果死讯在日落之后教堂才得到死讯,那就要等到第二天早晨才敲丧钟。
丧钟也代表着死神,19 世纪前欧洲最高的建筑物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就有一个关于丧钟寓意死神的情景。在大教堂南面入口处,有一个天文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每到整点,天文钟上的基督都会出来追逐正在敲响死亡丧钟的死神。
无论怎么说,丧钟是死亡的表达。而作为宗教的仪式,敲丧钟的习俗因教区不同而不同。偶尔有地方从敲钟的次数可以知道死者的年龄,但是从丧钟的钟声可以判断出死者的性别的习俗你却是很普遍的,死者是男性连续敲三次,每次敲三下。死者是女性连续敲三次,每次敲两下。
随着疫情在欧洲的扩撒,丧钟仪式虽然还保留,但从单人变为一天一次,能做出这样的调整,也是无奈之举。
实际上,任何习俗和仪式,更多的是提示所有的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