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2日)上午,由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202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日活动”在眉山举行。此次活动以“诚信尚俭,共享食安”为主题,旨在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倡导健康饮食方式。相关单位及师生共3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
活动现场还准备了科普实验、健康饮食展示等内容,互动感十足。以眉山传统特色美食泡菜为切入点,来自成都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专业设备快速检测筷子使用前后微生物相对浓度的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干净”的手的微生物情况,让在场观众直观感受清洁度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现场还对不同泡制时间的泡菜进行亚硝酸盐快检,验证泡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安全所许毅所长提醒大家在自制泡菜时注意食用时机。
记者了解到,食源性疾病通俗称为食物中毒,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2年,中国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4.6万余起,主要发生在家庭和餐饮服务场所,而食品安全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
专家表示,人人都应掌握食品安全要点:
1.保持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也要经常洗手;保持厨房清洁,经常清洗和消毒餐具和厨具。
2.生熟分开
处理食材应保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也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烹调食物的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并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烧透,尤其是肉、蛋和水产品。吃剩的饭菜在确定没有变质的情况下,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应尽快冷藏存放(5℃以下)。“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
5.食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食用安全的水和新鲜洁净的食物,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食用不易辨识的野生蘑菇和其他野生动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