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之“珍”,还体现在其果、叶、根均可入药。清朝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对白果的效用有一段较为精辟的论述:“白果不可多用,然小儿又最宜食之。盖小儿过餐水果,必伤任督之脉,五日内,与十枚熟食,永无饱伤之苦,并不生口疳之病。”
文中提到不能因白果具小毒而不敢应用,实际上白果能通任督之脉,可治疗小儿过食生冷导致的脘腹胀闷、腹痛泄泻,但也提到使用的剂量不能过大,超量服用会有中毒的风险。
陈士铎的观点与现代研究结果完全一致。现代研究认为,白果有一定的毒性,不宜多食,尤其不宜生食。因为白果胚中含有氢氰酸、白果酸等毒性物质,生白果中含量尤高。中毒表现为上吐下泻、腹痛、发热,重则抽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银杏叶具有活血养心、敛肺涩肠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咳喘痰嗽、泄泻痢疾、白带。银杏叶同样具有一定毒性,喜欢用银杏叶泡水喝的朋友要注意了,银杏叶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较长,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银杏树的根也是一味中药,叫白果根,具益气补虚之功,主治遗精、遗尿、夜尿频多、白带、石淋等症。
银杏营养丰富,还可制成药膳服用。据记载,西天目寺僧人曾用白果制羹名曰“佛手杏羹”,款待乾隆皇帝以示最高礼仪。当地山民则将白果与肉同煮,称之为“长生肉”,或与枣熬成羹,名为“长生饭”。此外,还有烤白果、炒白果、冰糖白果、山药白果、木耳白果等多种服食之法。
银杏叶的守正创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药制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了发展创新的空间和可能。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杏叶制剂登上了新的舞台,翻开了中药制剂推陈出新的华彩篇章。
银杏叶制剂由于生产加工工艺不同,衍生出很多剂型,如浙产名药中的“天保宁”牌银杏叶片和万邦信诺康银杏叶滴丸。前者像一位常伴左右的老朋友,后者则更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
1988年,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发了银杏叶制剂产品,于1993年成功上市。这是国内第一款银杏叶制剂,其生产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康恩贝药业在浙江乃至全国可谓家喻户晓,而万邦信诺康银杏叶滴丸则是银杏中药制剂的新生力量。
银杏叶滴丸是由银杏叶胶囊改剂型的经临床研究批准的四类中药新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独家品种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现代中药传统口服制剂的升级新型制剂产品,也是国内首个实施双黄酮限量控制的口服银杏叶制剂,自2004年上市以来,一直深受患者和临床专家的欢迎和好评。
原标题:《【学会本草】银杏:药中“活化石”》
阅读原文
来源: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