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血液循环
想当年,徐霞客游历各地,那可是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他所到之地,大多人迹罕至,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冬天,寒风刺骨,苦寒湿冷。徐霞客又有脚疾,每走一步都疼得厉害。可他有个小妙招,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上生姜。每当旅程疲惫不堪,脚疼得受不了的时候,他就不慌不忙地将生姜取出,仔仔细细地洗净,切成薄片,再加水煮汤。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姜汤就煮好了。他端起碗,轻轻抿上一口,那温暖的感觉瞬间从舌尖蔓延到全身。姜汤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很快抚平了疼痛,也驱散了身体里的寒气。血液循环加快了,身体也不再僵硬失温,整个人又充满了活力,继续踏上他的探险之旅。
咱们民间一直流传着 “冬吃萝卜夏吃姜” 的说法,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冷饮、吹空调,这样很容易让体内积聚寒气。而生姜性温,这时候吃点生姜,正好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让身体保持健康。现在我们常见的吃法,大多是用凉菜搭配生姜,清爽又开胃。但如果是冬季食用生姜,可就要注意了,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这时候如果直接吃生的生姜,可能会让寒凉之气侵入肠胃,导致腹泻。所以,冬季吃生姜,最好将生姜煮熟,或者搭配热菜一起吃,这样既能享受生姜的好处,又不会伤害肠胃。
增进食欲
生姜里含有一种叫姜辣素的神奇物质,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和胃粘膜。当姜辣素进入口腔和肠胃,就像按下了一个神奇的开关,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消化液多了,肠胃就像上了润滑油的机器,加速蠕动起来。这样一来,食物就能更好地被消化吸收,我们的食欲也会大大提高。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孩童和老人容易脾胃不和,胃口不好,吃什么都不香。这时候,不妨在饮食里适当加一点生姜,比如做个生姜鸡蛋羹,或者煮碗生姜瘦肉粥。生姜的独特香味和温和刺激,能让他们胃口大开,吃得香,身体自然也就更健康了。
吃生姜也有注意事项
生姜虽好,但也不是随便吃的,有些注意事项,大家可得牢记在心。
吃姜要去皮吗?
姜性温,具有止呕健胃的功效,就像一位贴心的小护士,能照顾我们的肠胃。而姜皮呢,性凉,有着去水肿的功效,对于那些有口臭、便秘等症状的人来说,吃点姜皮还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所以,一般我们做菜的时候,并不用特意去掉姜皮,让生姜和姜皮一起发挥作用。但要是需要煮姜汤驱寒,为了让姜汤的温热效果更好,建议去皮来煮。比如说,冬天不小心着凉感冒了,煮上一碗去皮的生姜红糖水,趁热喝下去,出一身汗,说不定感冒症状就能缓解不少。
姜烂了一部分是否要扔掉?
老一辈人经历过艰苦的岁月,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看到姜烂了一部分,第一反应往往是切掉烂掉的部分,继续食用。可他们不知道,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姜在腐烂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叫黄樟素的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