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倪淑琴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
在高原阳光的照耀和深山细雨的养育下,贵州的大山里,生长着许多珍贵的山野珍品。
9月12日下午,中央媒体“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来到地处月亮山腹地的榕江县水尾乡高望村,听说这里生长着一种灵药——草珊瑚。
贵州大山里的灵药——草珊瑚
曾经在这里野生长着大片的草珊瑚,但是当地村民并不十分清楚它的价值。直到2018年,来自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收购这里的野生草珊瑚,村干部们才发现,原来,草珊瑚很值钱!
经过专业机构的鉴定,发现这里的草珊瑚有两个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入药效果非常好,于是榕江县成立了专班,专门指导发展草珊瑚产业。
2020年水尾乡规划实施草珊瑚1.3万亩,创建草珊瑚种源繁育示范基地,把水尾乡打造成为“优质草珊瑚之乡”。
大片的杉树林下正适合发展草珊瑚产业。
“今年高望村种植了1140亩草珊瑚,预计有100多万的利润。覆盖贫困户40户186人。”村支书韦国胜介绍,高望村草珊瑚种苗扩繁基地项目采取“合作社 承包户 贫困户”发展模式,由村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利益联结协议书,村合作社再以反租倒包方式,让承包户进行管理,村合作社分红,承包户占毛利的70%,剩余30%由村合作社进行利益联结分配到贫困户和村集体。
村支书韦国胜(左一)接受记者采访
高望村村民们种植的草珊瑚由广药集团以每斤1.5元的价格保底收购。
“我们这里草珊瑚的品质好,所以目前榕江县的南部5个乡镇都在发展草珊瑚产业。”榕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周灿碧说,草珊瑚的管护相对简单,只需要除草、施肥,对于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村民来说,是适合他们种植的。
高望村的种植基地种植着草珊瑚、天麻等林下经济作物。
草珊瑚的嫩芽可以制茶。
“杂草长猛了,我们就要除草,一个月除一两次。”村民韦家富正在基地除草,他是村里的护林员,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如今在基地除草、施肥,管护草珊瑚、天麻等,每天可收入120元。现在的生活,他觉得已经很幸福了。
村民韦家富正在地里除草。
【延伸信息】
草珊瑚的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消炎,主治流行性感冒、肺炎、风湿关节痛等。
草珊瑚从叶子到根茎,浑身都是宝,叶子一年可以采两次,四、五月份的时候,可采嫩芽制茶,一亩可采20斤,按每斤30元价格卖,一亩有600元收入。它的根茎叫“仙枝条”,一亩可产2200斤。
一审:曹轶
二审:李蓓
三审:王幸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