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路非小事,你走对了吗?
走路锻炼看似简单,但若是不注意细节,反而不养生。
1,走路的地方不对
不少人走路并没有在意环境,认为只要是走路就行。但其实走路过程中,人体肺活量会增加,大马路边行走容易吸入大量尘土及有害气体,反而可能对健康构成危害。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教授赵纪生推荐,走路理想场所应该是公园、草地,避免水泥地、柏油路等较硬的地面。
2,走路的姿势不对
走路姿势不对,容易发生跌倒以及磨损关节。通过观察鞋子的磨损情况,能判断走路姿势是否异常。
正常鞋子的磨损重心在脚跟中间,并可从鞋跟外侧看出约4度的倾斜。若出现鞋底内侧磨损,提示为扁平足,鞋子外侧磨损,则可能是体重倾向脚外侧导致,这样走路容易扭伤和损伤关节。
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脚跟先着地,手臂小幅度摆动,这样才能起到关节和腰椎处的缓冲作用。
3,走路的时间不对
很多老人家喜欢晨练,但早晨和上午反而是心血管波动最大的时候。而晚上光线较差,对于年纪大的人,视野范围较窄,容易发生跌倒意外。因此建议老年人选择下午4—5点时间段进行锻炼比较适宜。
4,走路的准备不对
走路虽不是高耗氧运动,但也要注意热身。走路不热身,身体关节没有完全打开,活动受限,就容易造成关节磨损。
5、走路的步数不对
不少人会追求万步打卡,认为走满一万步,才能起到锻炼的作用。然而《柳叶刀》子刊的一篇纳入四大洲近5万人的调查发现,随着步数增加,死亡风险逐渐降低,随后趋于平稳,走得更多,并不代表死亡风险会进一步下降。
研究建议老年人最佳步数为6000—8000步/每日,此时降低的死亡风险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