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经常走南闯北的吃货,我最近有一个总结。
我们国家早餐形态虽然异常丰富,包子、面条、煎饼、油条、肠粉、饭团、米线、馄饨、馍、粥,但发现不管形态如何,几乎都以高碳水的主食为主。
去年张文宏教授说小孩早餐不要吃粥,要吃三明治、鸡蛋,多喝牛奶,被一群热衷养身的熬粥爱好者群起攻之,说他崇洋媚外,提倡「欧美价值观」。
实际上呢,从营养学上来讲,张教授说得不无道理。
据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标准,作为指导意见,中学生早餐推荐摄入75克蛋类与250克牛奶,也明确说要控制碳水摄入。
而白粥营养构成确实非常单一,85%的碳水,7%的脂肪,8%的植物蛋白。
也就是说,张教授的建议,实际上是专门针对我们传统早餐中,高碳水、高GI,并且缺乏动物蛋白的问题而提出的。
作为一个美食大国,中餐饮食体系向来多样性丰富,为何唯独早餐却倾向于高碳水类食物,而且缺乏其他类型呢?
这期节目就来聊聊我们的早餐。
01
首先必须要从我们早餐的历史说起。
高碳水,最简单的来源,就是我们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两种作物:大米和小麦。
其中,稻米原生中国,早在一万年前就是中国南方的主要作物,而小麦在大约一万年的中东新月地带被培育出来,距今5000年前就达到新疆地区,之后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地区。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北方依然以传统的粟即小米为主,小麦只是作为冬季农闲时的辅助作物。
小麦制品在传入中国后接近2000年的时间里,都处于附属地位。
但随着中国东汉末期开始的气候变化,北方气温下降,干旱趋势加重,但人口还处于持续扩张中,因此生产时间更长,但亩产更高的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以唐德宗宰相杨炎颁行「两税法」,将冬小麦定位为主要征收对象为标志,小麦在政治与文化层面上,替代粟,成为社会公认的新主粮。
随着小麦种植的不断扩大,以面粉为原料的食物制作新方式也开始涌现。
尤其是发酵与水蒸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面类食品的口感,到今天依然是我们制作面食的基本方式。
到唐朝前期,蒸类面食已经跟现在很接近了,在武则天时,有个叫侯思止的侍郎,他特别爱吃籠餅,也就是包子,常常要仆人「缩葱加肉」,被称为缩葱侍郎,这种心态和现在人吃包子讲究肉多菜少已经完全一样了。
同时,由于小麦种植劳动投入大于粟类种植,所以三餐制也从过去士大夫阶层的特权,变成了大众的生活习惯,随着三餐制的普及,早餐食物与午,晚餐出现了很明显的分化。
从现存唐朝的早餐记载看,当时早餐就和张文宏教授批评的那样,「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