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2年开始练习跑步的,一直坚持到现在。我在大学时最怕的考试就是体育课的长跑,每学期参加跑步考试就像进刑场一样。工作后基本很少锻炼。
2012年自己那时体质也比较差,突然就想挑战一下自己,跑一次马拉松。马拉松是42.195公里,仅仅想到这个数字就头大。但是人生只有一次,在走进坟墓之前能够自己留下回忆能有几件事情呢?完成一次马拉松,哪怕就一次,也是人生一个珍贵的回忆。
我从2012年底开始锻炼,从此把跑步作为一项爱好坚持下来。我不是狂热跑者,素质也很一般,日常锻炼强度最多算是中等偏下。从2012年底参加马拉松体验跑开始,到2019年底我共参加过9次全马(最好成绩4小时47分钟),3次半马,参加过2次百公里徒步(1次没有完赛,1次成绩是23小时)。
跑步给我带来两个方面的改变,一个是身体方面的,一个是人生观方面的。
一方面跑步很大改善我的体质。以前每年换季时都会感冒,现在几乎没有这种现象。以前蹲地稍久站起来就会头晕缺血,现在情况好多了。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人比较精神,头脑比较清醒。
另一方面跑步改变我很多观点,包括人生观。我以前认为跑步是一个很简单的体育活动,人人都会。随着长期锻炼和学习,越来越体会到跑步是一个专业技能非常强的活动,切身体会到专业和业余的巨大差距,明白了什么叫做隔行如隔山,明白了什么是生而不平等。至少,我再听到哪些“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理想”的心灵鸡汤,我会呵呵的。
那么跑步有什么坏处呢?
长期跑步确实伤膝盖(胯骨也有损伤)。从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跑者都有这种困扰,当然确实有一少部分人没有这类损伤。网上有一些所谓数据,证明跑步对膝盖没有明显损伤,这些数据都是选择性的,经不起严格推敲。作为一个现实中的人,根据我对周边人了解,膝盖受损属于常见问题。但是在全身健康和局部损伤之间,我还是选择继续跑步,只不过在跑量和距离上有所控制。
另外,我从跑步菜鸟开始,因为不懂,受过一些伤害。例如:我曾在炎热天气和强烈日光下跑步,身体严重缺水,两次出现过血尿现象,后来再也不敢无所顾忌跑步。还有,我曾在北京冬天雪地中跑步,跑之前没有热身,跑鞋过硬,而且在水泥地上跑,结果导致急性膝盖受伤。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跑鞋穿得不合适,结果导致一个大脚趾盖报废,经历一次大脚趾盖脱落再长的痛苦经历。这些都是初跑者幼稚的代价。
我现在仍然坚持跑步,只是不再那么“拼”了,把跑步作为一种爱好和健身手段,而不是证明自己“牛”的手段。
(计划写一个系列关于跑步的真实体会,这是第一篇。如果觉得写得好的请关注和点赞,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