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可怕之处,太极高手的寿命

首页 > 健身 > 作者:YD1662022-12-12 04:55:30

练太极拳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

一些神神道道的太极拳习练者妄想通过太极拳练出特异功能,比如可以预知吉凶,可以透视,可以为人治病,可以隔空取物,隔空打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在练拳过程中追求一些邪门歪道而不能自拔,还到处宣扬这种心魔,把魔当作神,自欺欺人,自误误人。

但凡练习太极拳,无论对错都会有感觉,都会产生情景,陈鑫先生在《图说》中特别讲了太极拳的情景,我的师爷洪均生先生也在他的十二拳品中提到过太极拳的情与景。练气功也一样,无论对不对,都会产生一些幻觉,会出现幻象,这些都是心魔,不要去关注它,更不能去追求它,否则就会走向邪路而万劫不复。今天看了一个一直乱讲太极拳的人推荐的公众号文章,那里面就在宣扬这样的东西,这是害人误人的,非常可怕,轻则耽误太极拳功夫,重则出现偏差,一生都生活在瘀气和意识错乱的痛苦中,著名的诗人海子就是因为练气功出现了问题而选择了自*,非常可惜。

练太极拳都会有不同于往常的感觉,我们不讲不代表我们不会出现,但我们一直强调要忽略它们,不要去关注它们,要把注意力,也即传武或者气功说的意念放在“敬”、“松”、“沉着”等方面,或者放在着法的目的和意义的探索方面,不要去体验各种感觉。如果是练养生的,一定要追求静,静就是让意停下来,什么都不想。而一直去体验那些所谓的酸麻胀疼,意不停,心就不静,这不但不养生,还费气耗神。出现感觉很正常,累了有累了的感觉,也是酸麻胀疼,不是什么气不气的。所谓的元气就是人生俱来的营气和卫气,所以陈鑫先生说“气为体之充”,这些气的新陈代谢靠的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奥妙。之所以练气功会养生,那是因为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气顺气和气不瘀,输送营养均匀及时。人体的病痛多是因为流通不畅,痛则不通,气血舒畅自然身体健康,不要以为气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它就是与血红蛋白结合,把一些人体需要的能量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罢了。

练气功的最忌讳出现幻觉和出现各种杂念,出现这些东西就是魔,要用慧剑去除。一是要警觉,或者不理它,来不留去不追,或者用要追求的良念替代它。

练太极拳也一样,有时神不守舍,有时杂念很多,要一志凝神,把气敛住,把心定住,让心静下来,如果出现各种感觉不要理它。如果是练技击的,一定要把注意力分配到一举一动的目的和意义上,也就是它的用法上。至于一些人说练气出现了硬气功的功能,一般不要信,出现了硬气功的功能,若不外练筋骨皮,他也不敢打硬物,除非他连神经都练死了,否则是很疼的。这些人吹牛是不管合不合逻辑的,因为很多人容易轻信,说风就有雨。这是迎合了一些人向往崇高,向往神秘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孩子喜欢翻箱倒柜,那就是他们希望找到意外的东西。人们喜欢看穿越小说,喜欢看传奇故事,喜欢看武侠故事,喜欢看神话故事,也是这种心理。人们妄想通过修炼练出特异功能,能超越人类,能控制别人,这都是这种心理。正道是练控制自己,练六合,修身的只练内三合也行。

越是神秘和离奇越是有人愿意接受,原因前面已经讲了,人都向往崇高,喜欢神秘,这也就是太极拳出现一些乱象的一个原因。又享受又出现超常的功夫,那是人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妄想。真正的太极拳都是很累的,一点一滴积累的,要有明师益友,还要天赋好,各种因缘巧合具备才能有点收获。

讲这么多,就是想告诫拳友们一定不要追求那些气感,要追求心静,追求八法,追求十三势,追求技巧,追求力与巧的完美结合,追求六合,追求身灵、劲整、气敛、心静、神凝。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