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显而易见的是,不同配速的跑者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的距离是不一样的,精英跑者跑完32公里的时间通常在2~2.5个小时,而普通的跑者完成同样的拉练有时甚至需要4~5个小时,那么在同等距离下,普通跑者身体所承受的负荷将是翻倍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LSD训练,不同水平跑者能承受的训练量也是不同的,普通跑者跑个10公里就算LSD,而成熟跑者每周一个半马设置25公里的LSD训练也是常有的事情。
通常,我们不建议大众跑者进行超过2.5小时的LSD拉练。
一般来说,训练效果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训练距离,而取决于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
简单的可以将其理解为☟
从训练的重要性来说:时间>强度>距离。
从供能系统而言
时间比距离更重要
长距离慢跑训练的主要是有氧供能系统,也即LSD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有氧系统的工作效率,防止比赛中后程出现“撞墙”现象,而刺激身体能量系统是以时间来计算,并非距离。
对于跑步来说,有氧系统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和脂肪,这两种能量物质,尤其是糖,一般能够维持2个小时左右的供能(职业选手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超马选手能够维持10多个小时),当跑者耗时4个多小时训练的话,身体为了维持足够配速,会让部分肌肉蛋白参与供能,此时,就会出现部分肌肉细微损伤的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马拉松之后身体酸痛好几天的根本原因,严重者甚至造成”血尿”、“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同时还会对身体的骨骼关节系统造成过大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