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另一组美国科学家将壶铃高强度间歇训练与标准的骑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进行了比较,以了解壶铃对身体的有氧需求(3)。这项研究中,八名男子完成了两次12分钟的壶铃和骑行间歇训练。在壶铃训练中,采用Tabata训练法(20秒用力、10秒休息)。在骑行训练中,进行了3次30秒的骑行冲刺。
结论是,尽管训练时间较短,但壶铃间歇训练者的总热量消耗和耗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受试者。研究人员认为,使用壶铃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非常有效地替代骑行间歇训练,并且,在比骑行更加灵活和便捷。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壶铃训练好处是肌肉的激活和预防损伤。当进行壶铃摆动时,动态肌肉激活模式与传统的阻力训练明显不同。在进行杠铃训练时,躯干会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而壶铃则很不一样。这使得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壶铃训练可以在预防运动伤害和康复中大有用处。
事实上,壶铃训练确实可以减少那些从事重体力劳动、慢性腰痛和有膝盖和腘绳肌损伤史的人的背部和颈部的疼痛。
对于提高运动成绩而言,壶铃训练到底有没有用呢?还有,与传统的力量训练对比,是占优势还是劣势?
传统的力量训练已经证明可以提高运动成绩,比如卧推可以提高投掷能力。然而,尽管壶铃训练有上面几条毋庸置疑的好处,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它在提高运动表现方面优于传统的阻力训练。
一项2016年有关短跑成绩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壶铃训练与传统的徒手直腿硬拉进行了比较(4)。尽管两种训练都能提高垂直跳跃高度,但都不能提高短跑成绩。
还有另一项研究,质疑了壶铃训练产生的肌肉激活模式是否可以用于提高短跑成绩(5)。结果显示,短跑前的壶铃训练没有任何益处。在这种情况下,壶铃训练更多的是起到热身作用。
现有的研究中,很少有数据能直接比较壶铃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差别,比如对增肌的影响。然而,有一项研究直接比较了力量训练和壶铃训练对垂直跳跃、力量和身体成分的影响(6)。在这项研究中,30名健康男性被随机分为两组:
- 传统力量组
- 壶铃训练组
这两组受试者每周训练两次,为期六周,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结果表明,两组人员在垂直跳跃高度和瘦肌肉质量上的提高相似,但传统力量训练组的力量增加明显大于壶铃训练组。
我们知道,通过大重量训练获得的力量,可以提高“肌肉经济性”,这意味着输出同样多的功率但所需的氧气/能量更少。“肌肉经济性”也是一些对抗运动的比赛人员的制胜法宝,比如篮球和足球。肌肉经济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耐力表现。
因此,既然在提升“肌肉经济性”方面,壶铃比不上传统的哑铃/杠铃训练,那么显然,壶铃对有耐力需求的运动员没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