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安,很多人想到的会是钟楼、兵马俑等历史文物遗迹,因为它们都呈现了西安厚重的历史感。西安不但是中国古代十三个王朝的首都,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都之一,而且它和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统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由此可见,西安在古代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西安在明朝之前是不叫“西安”的,而是叫“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那么,“长安”这个名字这么好听,为什么会有人将它改为“西安”呢?这个人又是谁呢?
“长安”的由来
如果说起长安的历史,那么它确实能够在中国最早的城市中拥有一席之地。它具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西周武王时期,它就已经被确定为西周的国都所在。当时的长安被称为“镐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带有“京”字的城市。等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将秦国的王都从凤翔迁到了咸阳,而当时的咸阳包括了如今的咸阳和西安两地。所以此时的长安虽不叫“镐京”,但它仍是秦朝的国都。
到了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在夺得天下之后,不知道将国都定于何处,于是他便询问了张良的意见。张良为刘邦分析了洛阳的弊端在于四面皆平地,无险可守,容易遭到别人的攻击;而长安则由于地处关中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做国都,所以刘邦在高帝七年将国都定于长安。此时的长安由于地处秦国时期长安君的封地,所以汉高祖就将这里设为“长安县”,娶“长治久安”之意。这便是“长安”的由来。
“长安”的地位
如果谈及地位,那么“长安”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因为它是周、秦、汉、隋、唐的国都所在,而这些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代。可以说,“长安”作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长达一千多年,而且有近五百年的时间是世界第一大城市。所以,从这些简单数据来看,“长安”的地位确实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