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教育需要高素质教师支撑,高素质教师的涌现需要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家庭乃至全社会,共同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构建一个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教师如何自主成长为高素质教师?好老师的涌现,需要哪些方面的外部支持?
日前,本报记者与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周增为,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展开深度访谈,对这些围绕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来考虑素质提升的方向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那么,“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哪些特征?
邵志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社会和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师对自己的价值定位和发展追求。我想从价值观、能力、品格、知识四个角度对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特征进行概括。
第一,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师德师风。教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尚职业,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且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
第二,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高超的艺术化教学能力。教育理念决定了育人的方向、育人的思想和育人的目标。而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应该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来落实教育理念、完成教育目标。
第三,应该具备关爱学生的品格。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来考虑。
第四,应该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学科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面对不断成长起来的学生,教师还应该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新人。
记者:请分析一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方向。
周增为:首先,教师要重塑知识结构。只有学习才能支撑教师对职业的理解。这种学习不仅仅是指工具性的技能和经验,这些当然需要,但是远远不够。
其次,教师要了解教育对象。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光有教书的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最后,教师要拥有管理者的思维。教师是学生群体的领袖,应该带有一个管理者的思路,思考如何把这个群体调动起来。
教师应当坚持“课堂第一”并开展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
记者: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上抓不住重点怎么办?如何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周增为:首先要在课堂中收获成长。当我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我在课堂当中得到了极大的成长。特别是上公开课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宝贵。公开课启发了我的教学思考,使我能够积累教学经验,取得宝贵收获。希望一线教师能够多讲课、多研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其次要坚持终身学习。我在教学初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些专业知识对我的教育教学起到了莫大的帮助。因此,我认识到,做教师要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甚至在某些经验方面要不断否定自己,才能获得成长。
最后要在团队中成长。团队是一个大家互帮互助、友好共建的集体,教师可以和团队一起共同去创造智慧、去创新突破,以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专业自觉。
邵志豪:从我自身的经验来讲,首先要扎根课堂。课堂是教师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教师应当坚持课堂第一,同时开展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这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措施。
扎根课堂教学会奠定教师最早十年专业成长的基本底色。我还是新手教师的时候,在老教师的指导引领下,制定了专业成长的最小规划:一学期上一节公开课,一学期写一篇关于课堂教学的小论文。经过5年的成长,我上了10节公开课,写了10篇文章,基本上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个时候我再给自己制定的规划是一年上一节研究课,一年发表一篇文章。
其次,我们在专业成长当中要借助同伴的力量。教师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在不断的工作反思和学习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向同伴汲取力量,在同伴互助过程中追求专业成长。比如,传统的师徒带教制其实就组成了一个最小的师徒共同体。随着不断发展,教师还会进入基于学科教研的共同体和基于学生教育的共同体等。
区域组织和学校要主动基于教师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帮助
记者:区域在推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中是什么角色?如何发挥好这个角色?
周增为:区域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教研组而言,更大的区域可能是学校;对学校而言,可能是区县的组织等。区域组织确实要帮助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应该注意的是,不同级别的组织跟教师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比如,对于备课组的教师,教研组及学校就有责任去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去搭建一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当然,我们一般讲区域组织都是指学校之外的。作为区域的组织,我们应该主动去发现教师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来设计项目或者课题,主动把教师聚拢起来,让教师能够在一个专业的共同体里面得到成长。同时,区域组织应该帮助教师找到自我价值,让教师在一个有文化、有共同价值、有共同目标的群体当中得到发展。
记者: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希望教育相关部门给予哪些支持?
邵志豪:一是提供各级各类主题培训。教师培训是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课程支持和资源帮助的。国家十分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近年还推出了中小学教师教研平台,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但线上的教育培训更依靠教师的自觉性,建议相关部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加强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
二是搭设评价性平台。比如教师专业岗位职称的评定。此外,建议同时给予教师荣誉角度的认可,如市级骨干、省骨干、省学科带头人等,为教师创造更多专业成长和提升的机会,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三是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对教师职业的宣传肯定,特别是肯定教师职业在社会服务、人才成长中的支撑性作用,是当下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当中急需的。希望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不断提升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记者: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什么建议?
周增为:很多教师对职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过去,没有从未来去考虑教师工作应该怎么做。因此,学校首先需要加强对教师职业的研究,同时要鼓励、带领更多教师参与教师职业的研究。
其次,对于当下的教师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学校还缺乏一定的思考。除了学科知识之外,学校还应该支持教师学什么?师德师风是教师要学习的第一个板块的内容。第二,教师应该学习开展结构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同时,学校还应该培养教师加强与同伴建立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专业自觉。
记者: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平台,学校进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要重点做好哪些事?
邵志豪: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最核心的工作。我想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抓好这项工作。
第一,核心工作是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引领。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学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第一要务。要把师德师风的评价作为教师专业成长评价的第一标准。学校在按照规范设定底线以外,还应该更多地着眼于选树榜样、选树标杆,引领教师树立目标,更好地追求专业成长。
第二,做好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最能抵达根本的通道,一所学校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就一定要把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搭设不同的校本教研舞台。比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了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和专家型教师引领课等。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的校本教研就要为教师扎根课堂研究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切磋的机会。
第三,做好专业培训。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专业培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专业培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围绕课程改革的通识教育培训、以学科考察为主的教研培训、以继续进修为途径的专业提升培训以及与高校建立项目研究制高端学术培训。
第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除每年一次的教师年度考核评优外,学校还应该设计出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一体化的教师评价体系,让每位教师在不同阶段都能通过努力达成目标,促进教师阶段性地规划成长、成就自己。
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良性互动与支持
记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对优质教育、高素质教师充满了期待,在现实中也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教师队伍。那么,好老师的涌现,都需要社会和家长给予怎样的支持?
周增为:如何使家长成为教师成长、教育发展的积极力量?第一,放大整体的教学资源。把家长资源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引入学校,建立家校共同体。第二,做好引领培育工作。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当承担起指导家长群体的责任,通过进行课程开发和项目培训等工作,引导家长群体与教师形成更好的沟通与合作。第三,利用更大范围的资源,设计家校共同实践的场地。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教师的功能作用。同时建议利用好家长资源,拓宽整体的教育教学功能,从家校之间的互相理解走向互相协作。
邵志豪:现阶段学校发展过程当中,最希望得到社会和家长给予的支持,其实就是3个词6个字:尊重、理解、配合。
第一,尊重。所谓“尊重”,其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尊重学生成长,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校办学主体。
第二,理解。加强沟通理解是目前家校协作中最重要的课题。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请家长参观校园、定期举办家长会等方式,加强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得到家长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配合。“配合”不是指让家长帮教师来做具体的工作,现阶段,“配合”更多的是指对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教学的政策落地的配合。比如国家出台的“五项管理”,它其实是一个刚性的配合,也指向校园外的家庭教育。这些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地,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记者: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大局中,如何助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邵志豪:通过大量接触和调研,我感觉乡村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痛并快乐着。乡村教师目前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缺乏,比如备课资源、信息资源等。二是同伴资源缺乏,乡村教师可能存在一个人教好几个年级的问题,没有成长共同体。三是专业成长环境相对薄弱,没有学习环境、教研环境和共同成长的环境氛围。
事实上,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不断推动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从实践当中,希望政府能够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四个角度的支持:第一,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保障力度,让乡村教师成为一个体面的、有尊严的工作,让乡村教师在付出的同时有收获、有保障。第二,为乡村教师搭设更多专业成长的平台。建议为乡村教师单独开设荣誉、职称认定和专业成长的平台,由政府来认可乡村教师的付出和成长,增强乡村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第三,为乡村教师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备课资源、学习资源,包括学生成长和发展资源。第四,建立以县域为单位的专业成长共同体,让乡村教师不再成为孤岛,不再是一个人作战。在工作和生活中,乡村教师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也能抱团取暖,共同成长。
记者:针对中西部教师素质的提升,我们外部以怎样的方式去支持比较好?
周增为:我们承担了全国7省30个州市的教师对口工作。这么多年来,与其说我们在帮扶中西部,不如说我们是在向中西部的教师学习。在互动过程中我们反思了很多,理清了很多教育功能。应该说,我们是共建、共同成长。每个地区由于经济情况和环境不同,所谓的经验也许在我们这里有效,但如果照搬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教育的核心理解是一样的,教师的学生观是一致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真正能够输出的是什么?可能是我们掌握的那些具有暂时优势的资源。比如说,我们有更丰富的教师教学案例、教学经验、辅助教学的资源,但只源源不断地提供这些就能够改变他们的教学质量吗?他们归根到底还是要有一支能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能够自己形成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思想的队伍。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无论是送上门还是请进来,都是在与各个地方的教师建立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我们看到了各个地方的长处,也各自看到了不足。这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建立对教育事业的一致性认识和共同信念。
我们上海的教师跑到中西部去,很震撼,经历了一次心灵洗涤。他们会自问:如果在这样相对艰苦的环境下,我能坚持吗?我还能够像在上海一样轻松自如地教学吗?所以到了后来,我们就是在建立教育共同体,在平台中,我们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同时,得益于数字化的赋能,我们可以在线上更便捷地互助。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07日第9版
作者:本报记者 冀晓萍 贾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