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孩子怯场这件事,心理学的各个流派也有不同的见解。生理心理学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则相对强调后天的影响。当然各个流派都公认的是这两者的因素都存在。孩子在儿童期就会显露出怯场的性格,到了青春期就逐渐形成定性了。除了先天因素以外,后天由于缺乏自信或者经历过多次心理创伤的经历都会导致孩子怯场。
比如有的孩子本来自信满满,可是却因一次小小的失误被同学同伴或者家长嘲笑,此后又没有人对他进行过一定的心理疏导,这就让他觉得十分难堪,有可能会从此开始回避当众说话或者当众表演,久而久之久不再有勇气当众说话或者表演了。
另外,心理学家们发现,怯场的人大多性格中有“完美主义者”倾向。这些完美主义者家里往往都有高标准高要求的父母。这种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要求一切都要做的完美,所以上台后心理压力就特别的大。
其实这一点其实非常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情况。
由于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对于中国孩子来说,很多答案必须要遵从标准性的答案,不允许有独特的思考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允许提出异议。当然,每个怯场者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独特原因,但我个人认为,造成现代孩子普遍怯场的主要原因,是从家庭到学校的普遍压制个人表现的社会现实。
03、如何才能帮助孩子远离“怯场”烦恼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造成的孩子“怯场”,都并非无可挽救的,日本人气心理训练师森川阳太郎曾在《如何培养不怯场的孩子》一书中讲到,他专门为治疗孩子怯场独创了一个名为“OK线”的心理训练法。什么叫“OK线”的心理训练法呢?
所谓“OK线”,就是孩子在正式上场之前给自己定下一条“做到这样就OK了”的目标。
换句话说,“OK线”就是孩子预先为自己设定的一个自我肯定的基准线,即使是在紧张的情绪之下,也能够做到的事情。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OK线”心理训练法,帮助孩子在短时间内重拾自信,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呢?
(一)、孩子上场之前,拒绝说“别紧张”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一个相声,大概就是说一个人要上台表演,自我介绍的时候非常紧张,旁边有人说“别紧张,正常发掘就行”,结果他自我介绍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我叫不紧张”。“别紧张”这三个字本来是为了减轻对方心理压力,想让对方放松的一句话,可是用在这个场合,反而让对方更紧张了。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要上台表演,我们习惯性地安慰和鼓励孩子说:“没事,别紧张,一定要保持冷静,正常发挥就好,保持平常心。”看似安慰的话语,此时听到孩子的耳朵里就会形成一个概念,那就是紧张=失败,不紧张才不会失败,然而紧张的情绪哪是一句话就能搞定的呢?
比如孩子第一次登台表演,就想把状态做到最好,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妨如文章开头我的那位老师对我说的那样,鼓励孩子“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上台把能记得的说出来就行了”,这样孩子更容易做到一些,而且也会让孩子知道,很多时候即便是紧张也能把事情做好,千万不要陷入“紧张=失败”的误区。
那么这其实也是“OK线”心理训练法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教给孩子如何做到不害怕紧张的情绪。
(二)、帮助孩子设置与自己能力匹配的OK线
很多家长和孩子之所以觉得不幸福,更多时候是基于与他人的对比心理,父母看到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孩子考得好,就会说:“你看别人家孩子考多好,你看你!”一次次对比里,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家长也会自我催眠,变得越来越焦虑:怎么自己家孩子总也不如人呢?
其实,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体系,第一步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
这样说并不是让家长满足于现状,而是在认识自已孩子的长处和短处的基础上,肯定孩子每一次做出的努力和成绩。这个标准不在于他人的评价或社会的标准,而在于孩子自己是否一直在进步。
家长首先要接受孩子的现状,并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与自己能力匹配的OK线,比如孩子没有别的孩子考得好,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差距有多大,差距在哪里,然后给孩子设置一个短期目标。
这次考试比别人少考20分,那么等到下次考试比对方少考5分就OK了,如果下次能只比对方少考10分,那么就算是超额完成任务,自我肯定一次。最后,即便下次孩子还是比对方考得差一点,那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肯定就会给他带来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我努力,下次说不定我会赢”呢!
(三)、帮助孩子逐步实现目标,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森川阳太郎曾说,他在给客户做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发现,越是没有自信的人,越会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
可是目标过高就会可望不可及,一觉得无法触及,就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逐渐地远离了自己的“OK线”,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没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能成功。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相对平稳的“OK线”,让孩子每一次都能触及到目标,在一次次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踏踏实实地做事,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有动力去实现更高级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