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达到什么状态,读书的三种状态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04-20 13:23:20

◎第三步:进入史哲领域,具有“富人思维”,视野关注社会;

只有对经典广泛涉猎,才有可能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这时因为经典小说中,大量的涉及到了史哲领域的概念,诸如神话或者历史典故。

上述这些典故在书中频繁出现,最终形成阅读敏感点。能够读懂《史记》《文明的故事》《文明史》等等。

这个阶段的人,是非常高雅的,非常有品味的。

他们的思维深度就是网络上最经常说起的“富人思维”,遇事不是看短期的利益,而且是看长远的价值。所以他们又可以称为价值型、长线思考型。看问题更注重规则,比普通人多看出几百码的距离。

在思维广度上,这类人注重的不是自我,也不局限于周边。他们会把一个问题,放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考量,所以他们的结论,也往往充满智慧闪光点,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都是钻石王老五,是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他们有思想,有能力,高智商,会赚钱。但,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无时不刻不是忧心忡忡,老是有种大祸临头的危机感。

这种心灵压力,只有在他们进入下一阶段时,才会解除警报。

读书要达到什么状态,读书的三种状态(5)

◎第四步,进入思想领域,成为思想的修行者,关注人性;

有了史哲的基础,这时候就会阅读大量的思想典籍。

诸如《人性论》《政府论》《论法的精神》《科学的反革命》等等,阅读到了这一步,才算是个读书人,阅读量才能够勉强和西方学府的大学生比划一下。

这类人的思考,已经不再停留于狭隘的利益或是价值,更多的注重延展性,注重现实的可操作性。

他们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获得了空前拓展,不再看一件事是否合理,一个规则是否公正,而是是否具有持久性,注重的不是什么社会公正,也不是什么肤浅的道德评述,而是针对人性本身。

许多你以为好的东西,未必符合人性,这些东西就不会获得存在依据,更不可能持久;相反,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东西,却是人性的天然流露,这时候你对道德的观感,也与此前大为不同。危机感的警报,只有在这层次才会解除。

但这时候的生活也是乏味的,沉重的,甚至有种苦行僧的悲情。就是一个“累”字。

乐趣,只有在下一个阶段,才会获得。

读书要达到什么状态,读书的三种状态(6)

◎第五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获得身心自由。

理论上来说,真正的思想家不需要读这么多的怪书,才能够构建自我思想体系,但这种生而知之的异类数量较为罕见,几百年也出不来一个两个。

当阅读达到第五步,不确定的人性也只不过是天地自然的一个偶然片断。唯其在这种时候,才有可能生出悲悯之心,才能解脱自我或外部环境强加于身心所有束缚与羁拌。才能够获得心灵的、精神的、与现实物质的多重自由。

这类人的思维深度,就是高晓松所说的,诗和远方。

完成这五步,你的人生就游刃有余了——这时候,你的思考不唯有一定的深度,也有足够的广度,简单说就是看问题看得通透,生存很容易,不会有什么痛苦或是压力,即使有也没那么夸张。

读书要达到什么状态,读书的三种状态(7)

考虑到我们之中许多人连现成的书都读不明白,最好还是视自己为一个普通的守夜人,就是读懂书,建体系,再传承,以待来者。

但如前所述,即使是一个不读书的人,也未必就肯定是个质胜文的野蛮人。

现实是本最好的教材,能够让人迅速成熟。许多不怎么读书的人,也能够达到思维的第三层,甚至第四层。

即使要做到这一步,也需要先行对思维认知有个思考,这个思考又称为元认知的能力。就是你要如何获得知识,这些知识在大脑中如何有序组列的过程。

一只苍蝇,哪怕在泛美航空的飞机里,周游了整个世界,飞出再远,它仍然是一只苍蝇。

没有思想的人,走出再远,其实还在起点。一旦拥有了思想,也就有了俯瞰问题的全景视角。

如果你希望走得更远些,读书绝对是个讨巧的法子。因为图书是人类智慧凝缩的精华,是我们通往自由王国的最简捷径。

读书要达到什么状态,读书的三种状态(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