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焖烧杯,小型焖烧杯使用方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10-30 15:17:03

本文 1800 字,写作用时 5 小时,阅读约需 3 分钟

有一位V 网友问我有关焖烧杯的问题,正好我以前没有写过,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怎样使用焖烧杯,小型焖烧杯使用方法(1)

怎样使用焖烧杯,小型焖烧杯使用方法(2)

以下信息仅为科普,不应视为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

1. 焖烧杯是什么?

焖烧杯并不神奇,说白了就是一个保温杯,只不过它的口径非常大,可以把很多的食物都放进去。

另外保温杯里边往往有涂层,可焖烧杯人们会是直接抱着吃东西,为了避免勺子把内壁刮花,所以一般内壁是没有涂层的。

▎ 焖烧杯怎么用?

焖烧杯使用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预热”。先加入食材,倒入沸水,热三、五分钟之后再把水倒出来,这就是预热。最后再倒入沸水,盖上盖子,过三五个小时食物也就可以吃了。

▎ 用来做什么?

最常见是用焖烧杯做点清粥、小菜。除了热的东西,你也可以用这个代替保温饭盒盛放切好块的冰镇水果。

不过因为它是不锈钢的,相比于保温饭盒,焖烧杯并不能放到微波炉里再次加热。

▎ 会不会营养流失?

我也曾考虑过要不要买一个焖烧杯,但我当时压根没有考虑营养流失的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常见的各种加工方法都会导致营养的流失,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只是不同加工方法导致营养流失的程度不一样。只需要保证食材的种类合理多样、总量充足,营养流失就不用太在意。

▎ 好吃吗?

是什么打消了我买一个焖烧杯的念头?

首先我估计不会太好吃,以前我在医院营养科的时候,配餐员给患者送营养餐往往都会用保温车,食物做好之后会在保温车里放近1个小时,这时菜品的口感就远不如刚出锅时。

当然啦,我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的风险。

2. 有食品安全风险吗?

▎ 风险有多大?

显然焖烧杯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额外热源,温度并不会太高,而且还会越来越低。

一般来说焖烧杯最后焖好时的温度大约是60℃到85℃,质量好一点的杯子可以保持4到6个小时内温度在60℃以上,而我们一般把60℃看作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温度分界线。

因此温度风险也不算太高,主要是看具体的食材。

香港的消费者委员会曾经在2015年发出过有关焖烧杯的食品安全提醒,主要也提醒像是生肉的风险会比较高,同时也要警惕食物在焖烧杯变质。

怎样使用焖烧杯,小型焖烧杯使用方法(3)

▎ 如何测试保温效果?

如果你想测试保温功能,然而没有温度计,一个方法是可以把大米放一点到闷烧杯中,倒入开水后等4到6个小时,看一看米粒能否开花,如果可以,就说明保温效果不错,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你倒入沸水之后看一看杯身是否烫手,如果很热,则说明隔热功能出了问题。

▎ 筛选食材

总之,从安全角度建议大家,最好把肉、鸡蛋做熟之后再放到焖烧杯中。

但是不同食材具体分析其中的风险还是不太一样的。

- 牛肉

就像这文首图中那位朋友问的咖喱牛腩这道菜,牛腩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只要是牛本身是健康的 操作合理 温度在60℃以上,总体还是安全的。

- 鸡蛋

沙门氏菌的污染需要考虑,一般建议至少要保证蛋白部分已经完全熟透,因为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的还是蛋白的部分。

- 豆子

一般的豆类往往会有抗营养因子,会影响很多成分的吸收,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影响红细胞凝集,做熟时吸收率也会比较高。

不过一般的大豆、红豆、绿豆也还是挺安全的,提前浸泡,让豆子更容易被焖烂也就问题不大了。

- 风险非常高的

但像是贝壳类的海产品、还有菌菇类,建议就不要考虑焖烧杯了,温度是远远达不到的安全线的。

怎样使用焖烧杯,小型焖烧杯使用方法(4)

▎ 如何减少风险?

- 常规注意

平时储存食材的冰箱、容器等等,都要注意卫生,比如切分食材的时候,砧板、刀具也要生熟分开,注意清洁。各种原材料都应当在保质期内使用。

做饭之前应当洗干净手,如果有伤口的话就包扎好!

- 切小块

一般来说,做粥,尽量的把肉切成肉丝。如果焖汤,至少把食材切成滚刀块,不能够再大了,以免热的不透。

- 预热时间

一般来说预热时间可以相对长一点,比如五分钟。

- 刷杯子

前段时间我有一篇文章是讲杯子的,我一般优先选广口杯,就是为了容易清洁,一定要刷干净。

- 小心膨胀

像是海带、紫菜等食材泡开后会膨胀,体积变大可能使杯盖难以开启,要小心这个风险!

怎样使用焖烧杯,小型焖烧杯使用方法(5)

3. 如何挑选焖烧杯?

如果你听完这些决定还是要买焖烧杯的话当然也没问题。

我家保温杯买过不少其实选个名牌、价格适中的也就行了,焖烧杯的经典的款式大约是450毫升左右,市场价大约一两百元。

除了选择一个好看的减少闲置可能、选择个质量比较有保证的名牌外,你还得注意一下容量,如果需要做汤,买一个700毫升以上的比较适合!

如果一个人吃,一般四五百毫升的也就够了。另外不妨选择有排气孔设计的。

4. 推荐的食谱?

我还真在很多食谱网站上看了一圈,其实选择很多啊,我觉得大家结合前文选一个风险比较低的就行了,安全是第一位的。

从营养角度,只要注意食材多样,结构合理也就足够了。


​​​​作者:顾中一,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微博2018十大影响力健康医疗大V,人民日报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头条号签约作者,所著科普图书已销售十余万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