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苒妈,亲子学堂编辑,溪苒是一个高冷狮子座girl。在育儿上,溪苒妈希望结合溪苒的性格,在保持她的天性上做适当的科学育儿引导。并会定期和大家分享,她和溪苒一起成长的点滴。
初听“STEAM教育”一词是在两年前,那时身边涌现出许多乐高、编程等培训班。当时还疑惑,小朋友拼个乐高也要报班。这后才知道,他们是在学习智能机器人课程,也有很多人告诉我,这是STEAM教育的一部分。
近两年,从学龄前到高等教育,STEAM教育被频繁提出。不少教育人士表示,它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方式。最近给溪苒选择托班,STEAM教学理念的幼儿园列在了清单上。想知道“高大上”的STEAM教育是怎么落实在幼儿园的课程中,我带着孩子参加了家附近的FGA未来成长学院的开放日。
既有双语教育,又与早期STEM课程与美学探索课程融合一体,这是我选择参观LUC教育集团旗下FGA未来成长学院的原因。当天在一个半小时的开放日中,我们共体验了4门课程。其中3门是围绕实验和动手展开的,不少参观的家长和我有同感,3岁的孩子并不能独立完成这些实验操作,这更像是家长们的手工现场。至于从实验中能获取什么知识,从几节课中还不足以得出结论。
再看双语教育,4门课程中都是纯英语教学。从溪苒的反应看,语言环境对她会有积极的影响。在课上,她会主动尝试和老师一起讲英语。
第一节体验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蝴蝶的生命循环。老师利用卡片从egg(蛋)、caterpillar(毛虫)、chrysalis(蛹),再到butterfly(蝴蝶),演示了蝴蝶生命循环的过程。然后让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利用材料制作蝴蝶。作品中除了涂鸦是溪苒画的,其它都是我完成的。整个过程,溪苒执着于画笔和教师的环境,而对我做蝴蝶毫不感兴趣。
结束了15分钟的生物课程,来到第二个教室开始了艺术课。在户外小朋友围坐在老师边,每个人面前放有铁盆和鼓。老师在讲绘本时,会结合情景,有节奏的打击配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引导小朋友理解“安静”、“快”、“慢”等指令。
幼儿园大厅中,看到在读小朋友的创作作品。
物理课,利用材料制作“鱼儿游”。先用泡沫板剪出一条“小鱼”,穿上鱼线将另一端粘在瓶盖上。当瓶身正放时,因浮力原因,“鱼”会漂在最上面,这时我们是看不见“鱼”的。当把瓶子反转后,便可以看见“小鱼”。这个实验,溪苒很喜欢,觉得有新鲜感,自己会不停的反转去找“小鱼”。
教室内随处可见的手工材料。
最后一节体验课,用眼前的这些材料制作小青蛙的家。经过上两节的手工实验,这个时候我的动手能力已达到了极限。再加上溪苒在旁边不停的拿着扣子乱丢,我也没享受到该有的亲子手工时光。这堂课的另一感受,是它可以培养小朋友的想象力。
课程结束,我对STEAM教育在学龄前的引导意义打了问号,对于有些高结构的操作和原理,显然溪苒不能理解。而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我也不确定,在3年的幼儿园学习中,是否还能让她产生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