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诗河里,我们习惯去关注大文豪,诗词名家,只因他们是最闪亮的星。事实上,还有一些诗词作者虽属冷门,他们却用生花的妙笔,写出了绝世的诗篇。只因他们自身获得的关注并不多,才被映衬得格外暗淡。
我们不了解他们的生平,甚至不熟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才华难掩,写出的佳句在千古流传。
那些精妙绝伦的意境,读到的瞬间就已沦陷。那些读来唇齿留香的句子,会让你禁不住击节赏叹。
01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具体作者不详。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是诗的结尾,初读此句,竟发现思念可以表达得这般温柔缱绻。
以梦作结,垂映千古,余韵悠长。南风不尽,情思不绝。
02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唐·佚名《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这句诗动人心弦,犹如神来之笔。不知是哪个才华横溢的诗人酿成的句子,在历史上竟没能留下名字。
月华溶溶,一树梨花伴着一溪潺湲的流水。故乡的景色一如既往的美好,可失意的人怎么归去呢?
很难想象,如此温暖柔和,浪漫唯美的思乡诗竟是诗人在极其落寞的境地里写就的。
03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唐朝诗人于良史满怀游春的逸兴,他俯身溪畔,掬起碧水,水中照得见月影,他放歌起舞,摆弄山花,花香沾满了衣衫。
水流无声,月色笼罩,花香满衣,这样的轻盈灵动,这样的情趣盎然,似微风拂过灵魂深处,似雨露润泽心间。
诗人带着我们沉醉在夜月春山的美景之中,他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也跟着如入无人之境。
04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刘方平《春怨》
刘方平,一个知名度并不大的诗人,因这首精品的闺怨诗,让世人记住了他笔下最凄婉的寂寞。
姹紫嫣红的春即将凋尽,庭院深深,独坐金屋的女子透过纱窗,望着那满地梨花直铺向院门。
梨花堆积,门庭紧闭,内心只剩下悲凉和孤寂。有谁知,那凋落一地的岂止梨花,更有女子花一样的青春。
05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唐·无可《秋寄从兄贾岛》
无可是唐代一位苦吟诗僧,一生多在远离尘嚣的寺院生活,潜心修行,意志坚定。他居庐山西林寺的某年秋天,怀念起堂兄贾岛。
那是一个蛩声凄切、菊径风寒的秋夜,诗人静坐禅房,沉思不语,听着松涛阵阵,秋雨潇潇。听雨已然觉得寒气遍布,天亮后推门只见落叶深深。
“开门落叶深”的场景妙趣横生,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夜之间秋意就变浓了,和王维那句“开门雪满山”一样,给人强烈的季节感。
06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唐·许浑《谢亭送别》
友人早已踏上了远行的小舟,而诗人万般不舍,一直在西楼呆到日暮。傍晚酒醒时,只有满天风雨送他走下西楼。
酒醒人已远是对离别最好的诠释,简直把那份惆怅孤寂写绝了。
07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马戴生于晚唐,在那样的时代,他只能看着盛世的帷幕缓缓落下。纵使饱尝清苦落寞,无法活得洒脱,他看到的宏阔山河却依旧穿透了时光。
诗人临楚江而逢晚秋,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不免感时伤世,发思古之幽情。水阔故明月早生,山多故乱流夹泻,是他在楚江所见的景色。
那些广泽明月,苍山乱流映照的是他的迷茫彷徨,反衬的是他的孤独离索。
08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
——唐·赵嘏《江楼旧感》
赵嘏,晚唐落寞的诗人,因“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名诗扬名后世,进而有了一个美称“赵倚楼”。
他这句月夜怀人之作同样出彩。夜晚清凉寂静,诗人独登江楼,只见江天浩瀚,月光皎洁。
缘何去得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犹记得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他还和人结侣来游,凭栏并肩,共赏明月,如今江边风物依稀可辨,仍是旧日模样,奈何一起望月的人却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