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受孟子的启发,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在坐了两年的"污下而幽暗"的土牢里写下了一首长诗,题为《正气歌》。一年之后,文天祥慨然赴死。
《正气歌》中,文天祥提到了不少古往今来的正气故事。譬如,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史董狐不畏强权、秉笔直书:"赴盾弑其君",譬如,诸葛亮向刘禅进《出师表》,声泪俱下誓师北伐(刘禅就是那个乐不思蜀的阿斗),譬如,稽绍(稽康之子)用身体保护晋惠帝(那个当百姓受灾无粮果腹时、发出奇葩一问"为什么他们不喝肉粥"的皇帝)。这些人的付出和奉献未必值得,但是,一腔正气的他们却足以为后世的表率。正因为历史上有他们的存在,文天祥才觉得作为孤臣的自己并不孤独。
公元1283年1月8日,元世祖忽必烈"约谈"被俘三年的文天祥,许以丞相之位,苦口婆心劝其投降。文天祥"习惯性"地拒绝了。忽必烈大概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劝降了,但他把这一次视作最后一次。"会谈"结束时,他给文天祥出了一道单选题,非A则B,A是可爱的富贵,B是可怕的死亡。文天祥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今北京)柴市引颈就戮。临刑前,他向南跪拜,并吟了一首绝命诗:"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文天祥就义时四十八岁。与明朝未年的大臣洪承畴投降清朝时的年纪一样。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对洪承畴的讽刺。因为同样的选择题,洪承畴的答案是A。关押文天祥的院子里有一株古松,四十五度向南倾斜,恍惚间正应了文天祥的一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的"正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民族气节"。无论时代的思想如何变化,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民族气节"都是每一个国人应当具有的品德。
诚然,"正气"并不是单指"民族气节",它代表的是人们在面对是非曲直时所釆取的正确态度。我们日常说的"正直"即是如此。如果说,"义无反顾"要有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决心,那么,"一身正气",则更需要抵御各种巨大诱惑的定力。在汉语词汇的应用中,人们常常把"一身正气"和另外四个字连在一起:"两袖清风"。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写有一副著名的对联,其中一句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也就是说,要做一个有正气的人,必先修炼一种"护体神功"——无欲。心上无欲,则世上无惑。只有当诱惑袭来、我心岿然不动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坚持正义、一生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