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当年败退大陆时,将大陆很多文物带到了台湾。这些文物绝大多数都经过了精挑细选,几乎都是国宝级文物。在台北故宫里有一件国宝级字画,名曰《快雪时晴帖》。这是王羲之唯一现世的书法真迹,行书四行,共有28字。
这28个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意思是说,山阴张先生你好,刚刚雪后初晴,你那里一切都安好吧。你说的那件事我没有帮上忙,心里很过意不去,王羲之敬上。
乾隆皇帝对《快雪时晴帖》极度痴迷,称赞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天下无双,古今鲜对”,他将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专门装修了一间名为“三希堂”的小书斋。
《快雪时晴帖》确实是乾隆皇帝的真爱,一有空就会拿出来把玩。乾隆皇帝在《快雪时晴帖》上留下170处印章,外加60多处不同时期的题跋,中间一个大大的“神”字很是显眼,可见他对这件稀世之宝的喜爱。
启功先生对这幅字画做过考证,他在《晋代人书信中的句逗》中写道,“这里除后面写信的人名和受信人张侯(‘侯’为尊称)外,‘快雪’等八个字,也很明白。”书法专家这样评价王羲之这幅字画,“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鋩,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
不过,《快雪时晴帖》也受到了一点质疑,就是被怀疑是唐朝的临摹作品。这里插一句,如今大家看到的《兰亭集序》也是临摹的,真迹很可能就在武则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地宫里。《快雪时晴帖》流传有序,清朝康熙年间再次进入皇宫。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时,准备悄悄带出一些珍宝。当时溥仪一行是从神武门离开紫禁城的,出神武门时警卫在溥仪的衣服发现了一个手卷,结果立即扣留,这个手卷就是《快雪时晴帖》。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时,这件国宝级字画就是其中一件重要陈列品。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南迁,《快雪时晴帖》等大量文物被打包装箱,辗转大半个中国藏到贵州安顺。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批文物又运到南京收藏。1949年国民党败退大陆时,蒋介石指示将其中的精品文物运到台湾。
据解密资料,《快雪时晴帖》等国宝是在第三次被运到台湾的,时间是1949年1月28日。如今大陆专家有一个遗憾,就是“三希”分隔两地,王珣《伯远帖》和王献之《中秋帖》收藏在北京故宫。
参考资料:《快雪时晴帖》(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