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塔拉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了解了各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阅读了无数名人的故事,获得了知识和力量。
书籍给了她一个全新的视野,改变了她过去的想法,让她开始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人。
她终于知道了,父亲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是因为患有“双向情感障碍”。
也明白了,没有人应该忍受暴力,即便施暴者是你的亲人。
于是,塔拉开始试着摆脱父亲的控制,逃离哥哥肖恩的暴力对待,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杨绛先生曾说:“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读书,会让我们拥有判断对错的能力,让我们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和身边的人。
即便无法改变,也要学会自我保护,远离那些伤害自己的人。
03
读书,方能阅世
钱钟书先生说过一句扎心的话:
“如果不读书,走再多的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对世界独有的认知。
认知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就不同,人生也就大不相同。
过去,在塔拉的心里,只有父亲灌输给她的观点。
那时的她,以为欧洲是一个国家;药物会永远地伤害人的身体;而殖民时期的奴隶比主人更幸福,因为主人还要负担他们的生活费。
父亲的想法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她的想法;
父亲的恐惧,也成为了她心底最深的恐惧。
因此,当她第一次走出大山、踏入杨百翰大学的大门时,并没有对外界的一切感到兴奋不已。
在她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荒谬而危险的。
直到在课堂上,她第一次听说了“犹太大屠*”、第一次知道了奴隶制,才明白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于是,塔拉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
每天,她都会坚持读书到凌晨三点,终于拿到了全A的成绩,为自己争取到了去剑桥留学的机会。
然而,当她来到这座令人向往的千年学府时,却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冒名顶替者。
她不明白,老师口中的“自由意识”是什么;也不懂得,同学们谈论的“第二次浪潮”。
在她心里,依然保留着父亲传递给她的观点“女性生来就是服从者”。
当她满怀困惑地去图书馆寻找答案时,才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同的声音。
原来,女性也可以成为任何人。
通过阅读,塔拉看到了更宏大的世界,重塑了自己的认知。
书籍给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过去,也让她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靠着一路苦读,塔拉拿下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并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这个童年在废料厂长大的女孩,靠着读书,重写了自己的人生。
当塔拉再次回到巴克峰的家时,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但一切又变得如此不同。
她知道,自己不再是谁的附属。因为,她有了自己的声音,有了独立于世的勇气。
有人说:“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同的人生。”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看到的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读书越多,眼前的世界就越广阔,人生也就会拥有更多可能。
04
写在最后
很喜欢白岩松说过的一段话:
“读书,不能保障命运好好对你。但是书读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地对待命运。
命运这个东西,有时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会遇到很多喜欢的事情,也会遇到不喜欢的事情。
但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的、正确的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命运。”
读书,或许不能许我们一世安稳,却是自我增值最好的方式。
读懂了书籍,也就读懂了自己、读懂了人生。
那些读过的书,终将化为命运的方舟。
载着我们冲破思维的禁锢,驶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来源:樊登读书
来源:十月的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