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1371年?- 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 (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
历史评价:
傅维鳞:①丰躯伟貌,博辩机敏。②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通西南海道朝贡,著有劳绩。
孙中山: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
柏杨:他们(郑和与张骞)对国家的贡献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伟大的功绩。不过,张骞处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而郑和却处在一个暮气日增的时代,所以结局完全不同。
历史争议:
早年经历
郑和生年、被明军俘虏以及被阉割的具体时间均不详。吴晗推测郑和大致生于1371年(洪武四年),后渐被学界奉为通说,但也有1370年 、1375年 等不同说法。1382年(洪武十五年),郑和之父马哈只在战乱中死去, 有学者推测郑和为傅友德、蓝玉等统率的明军所掳当在此事之后。
名号考异
“三保”二字,并不是郑和的专名。与郑和同时代的,尚有“内官三保” 、“杨三保”、“王三保” 等。严从简已对“三保”二字的含义产生了怀疑,提出了“郑和旧名说”与“三太保之简称说”(即认为郑和、王景弘、侯显三人享有“三太保”的尊称,后简化为“三保”)两种观点;郎瑛、査继佐亦称“三保”为郑和旧名或初名,而“郑和”则为御赐姓名。后世考证郑和的历史信息时,就“三保”也有“小字”、“原名”、“法名”等多种说法,其中一说“三保”为阿拉伯语“撒尔宝”(Shaban)的音译, 一说“三保”与元代“三保奴”的蔑称有关,等等。
“三保”二字,又作“三宝”,该称散见与郑和有关的多种历史文献及命名物。一说“三宝”乃佛家之语,即以佛、法、僧为三宝; 一说三宝”与“三保”是可能是同一胡语名号的不同音译;一说,“三宝”是郑和的佛教法号;一说,“三保”可能是郑和的初名,而“三宝”可能是郑和信仰佛教后的称呼;还有的说法只取“三宝太监”之说,并认为“三宝”可能是郑和的小名;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东洋疑云
有学者根据《天妃显圣录》认为,郑和曾于1403年(永乐元年)出使暹罗 ,还有学者依据《明史纪事本末》等的记载,认为郑和曾于1404年(永乐二年)出使日本。这样,“郑和七下西洋”可以扩充为“郑和九下东西洋”, 并且出使暹罗、日本的成功可能为后来的郑和担任正使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 然而,这两次所谓的“出使”在学界受到质疑 ,未能成为主流观点。与此相关的考证,还包括东洋与西洋的地理概念、郑和二下西洋的时间以及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郑和是否前往旧港等。
海权思想
郑和的海权思想问题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有观点认为,郑和本人具有鲜明的海权思想,早于马汉五百年;郑和下西洋为现代海权思想的构建提供了马汉以外的新思维 甚至“郑和模式” 。另一方面,海事危机和海权意识的觉醒,也成为历史上“郑和热”的起因。
然而,郑和等人关于南洋地区与明朝安全的相关论述,多载于外国现当代著作,例如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勃雷的《海外华人》一书中郑和劝阻明仁宗保留船队的话,美国学者李露晔的《当中国称霸海上》中明朝官员的论述, 等等;而这些外国著作中的内容,又难以在中国的传世中文文献中得到查实。不过,学者郑一钧指出,不能因此武断地否定这些海外资料的可信性。
去世地点
郑和之死,《明史·郑和传》的记载十分模糊。学者郑鹤声、郑一钧提出的“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国”的说法,得到较多接受。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该说所依据的《非幻庵香火圣像记》内容错乱残缺,且该说对相关文字也有误读,指出据《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葬铭》,在第七次下西洋中出使古里国的只是副使洪保,郑和并未前往。与此相关,还存在关于郑和葬处的争议。
(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