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著名航海家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位航海家的故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4 21:26:31

励志的著名航海家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位航海家的故事(1)

汪大渊画像

提到航海,中国人人都知道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早在元代,江西就有一位伟大民间航海旅行家,他就是《岛夷志略》的作者汪大渊。他与郑和航海全由政府资助不同,几乎仅凭一己之力,完成了伟大的航海行动,他的故事比郑和早了半个多世纪。

汪大渊(1311年—?),字焕章,元至大四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施尧村汪家垄。汪大渊天资聪颖,父母用《论语》中“焕乎其有文章”之意,给他取字“焕章”,望其成才。一切果然不负父母期望,成年后,他纵横大海,周游列国,先后两次从泉州启航随商船远行。航程数万里,历时近八年之久,涉足2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他以纪实体裁写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回国后将游历情况编纂成《夷岛志略》一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汪大渊“成为清朝中期以前出洋最远的航海家之一”。当今的学者也考证得出“他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到达大西洋的中国人”“是最早到过澳洲的航海家”。汪大渊对世界历史地理的贡献也早为中外学人所认可,被国外学者尊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一、胸怀大志 “少负奇气”

效仿司马,立志远游。少年求学时,汪大渊勤奋苦读,博览群书,更从浩瀚书海看见了外面的世界,决心像司马迁一样,游遍天下名山大川。他自小便对《史记》爱不释手,尤其是《货殖列传》中南北各异的地理、自然、物产等内容,更是反复诵读,他在这种“纸上神游”中沉浸不已,十分仰慕司马迁周游四方、深入实际、严谨著史、调查探研的精神。渐渐地,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书立言的雄心和梦想悄然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他还收集了许多记载各地逸闻趣事和风土人情的地理著作,尤其对那些关于海外地理的游记分外痴迷,不知不觉中,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蓝色的种子。

励志的著名航海家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位航海家的故事(2)

元代著名史学家吴鉴称其“少负奇气,为司马子长之游,足迹几半天下矣”。事实上,汪大渊最终比司马迁走得更远,甚至可以说,他是古代中国走得最远、走的国家最多的人。

家乡航运,环境熏陶。“江到南关古渡头,旁分一曲入溪流。垂杨夹道三千户,绕郭连樯数万舟。”这是宋朝人宗必经《南浦》诗中所描述的赣江抚河交汇口(即汪大渊出生地施尧村南关口)一带航运业繁盛的景象。可见,南昌青云谱区施尧村一带,自然地理条件优渥,水运业较为发达,是古代中国水上交通的良港和货运集散地。“施家尧来好风光,造得龙舟走四方。造起龙头高万丈,造起龙尾凤朝阳。河边渡子领一支,来来往往渡客商。”这首收存在《青云谱区志》风俗杂记中的施尧村排工们的号子《造船歌》,展现了这一带自古以水运、造船为业的民间生活情景。其实,自晋以来,南昌造船及配套行业较为发达,因盛产木材而历来是全国有名的内陆造船基地,更是江西洪州造船基地所在。到了唐初,将作大匠阎立德“即洪州造浮海大航五百艘”,可见当时南昌造船基地的规模之庞大和生产效率之高着实令人惊叹。

出生在衣食无忧的商人家庭,自幼居住在当地最大的航运港口,成长在这种对外航运频繁的环境中,这些为少年汪大渊提供了远洋航海的信息基础和经济后盾。不到二十岁,他就萌生了踏浪远游、海外探求的愿望。

励志的著名航海家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位航海家的故事(3)

古泉州

南游泉州,耳濡目染。汪大渊青年时束装远游,沿着赣江一路上溯,来到“海道所通、贾船所聚、蕃商集居、杂货山积”的外贸巨港泉州城。元朝的泉州是“梯航万国”的对外贸易商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于世。在那里,他看见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盛况。偌大的泉州城内外,各种肤色、操各种语言的中外商人和水手充塞街市,摩肩接踵;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中西奇货堆积如山;江海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小船只首尾相衔,一切都是那样鲜活壮观、生动奇异,让汪大渊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在这天下少见的富裕繁华之地,汪大渊探险求奇的*得到了进一步激发,这也使他坚定地树立了走出国门、探索世界的远大志向。

二、远航诸国 “附舶浮海”

1330年冬春之交,弱冠之年的汪大渊首次扬帆远航,由泉州港附舶出海,沿着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了一段传奇般的蓝色文明之旅。这次航行的区域,远至西洋的阿拉伯及非洲地带。1334年回到泉州,前后历时近5年。1337年,汪大渊第二次由泉州港出航,航涉的区域重点在南海诸国。1339年夏秋间回到泉州,前后历时近3年。

励志的著名航海家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位航海家的故事(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