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尺和米换算,公尺与米换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4 22:56:51

从两份不同年代的诏书可以看出,由商鞅开创的统一度量衡制度在秦国坚定不移地推行了一百余年,并且在秦统一六国后持续发挥作用。秦朝统一度量衡的举措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后,历代王朝更替都要重新考校、制定度量衡标准,颁发标准器具。

二、汉代——度量衡理论体系的建立

就像今天国际单位制以长度单位“米”为基础推导出其他单位一样,中国古代也将长度作为基本量,由它推导出容量和重量。因此,如何确定一个恒定不变的长度单位,成为历代探讨和争论的课题,这一难题直到王莽建立新朝后,才由刘歆最终完成。刘歆的度量衡理论中,最核心的就是“黄钟累黍说”。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即将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的长度定为9寸,选用中等大小的黍子,横排90粒为黄钟律管之长,100粒黍子的长度定为一尺。“黄钟累黍”理论摒弃了原先的以人体或某一特定人造物为基准的传统,第一次将音律作为测量基准,其基本原理与20世纪采用光波波长确定“米”的基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黄钟累黍、因律定则”理论深刻影响了中国历代度量衡制度,一直持续到现代“米制”传入为止。


1公尺和米换算,公尺与米换算(5)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十二律管,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右侧最长的为“黄钟”,长度为九寸

黄钟律管在长度基准“度”的基础上确定了容积基准“量”。《汉书·律历志》引刘歆的理论说,选择1200个大小适中的黍(谷子),放在龠内,如果能正好将其填平,那么这个龠就是黄钟之龠。龠确定之后,2龠为1合,随后合、升、斗、斛按照十进制关系依次递进。

确定了“量”之后,“衡”也就确定下了。《汉书·律历志》说,黄钟之龠恰好能容纳1200粒黍,重量是12铢,24铢=1两,16两=1斤,1钧=30斤,1石=4钧(即120斤)。

1公尺和米换算,公尺与米换算(6)

新莽铜嘉量,现存台北故宫

王莽建立新朝后,依据刘歆的理论,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度量衡的诏书,主持监制了一批度量衡的标准器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莽铜嘉量,被王国维誉为“国之瑰宝”。新莽铜嘉量铸造于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是黄钟累黍计量理论的具体实践,被后世誉为度量衡制作的典范。

三、南北朝至明——度量衡“大小制”并行时期


度量衡与国家统一密切相关,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度量衡不一致,差距很大。南朝自称为华夏正统,沿用东汉以来的计量单位,每斤约合现在220克。相比之下,北朝计量单位扩张速度比南朝要快得多,到北周时期,每斤已经达到600多克,是南朝计量数值的3倍,出现了后人所称的“南人适北,视升为斗”的巨大差异。据专家研究,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北朝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没有严格的度量衡管理制度,地方官吏串通富家大族,任意增加尺斗秤的数值,重利盘剥民脂民膏。

隋代统一南北,结束了西晋以来300多年的割据纷争局面,统一的国家也带来了统一的度量衡。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到:“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至隋文帝一变。”“一变”就是指隋代确立了度量衡“大小制”并行的制度。

隋代脱胎于北周,北周的度量衡尺度相比南朝有了大幅度增加,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不宜变更。隋朝统一后,对现有的度量衡制度进行了确认,并将其法定化。《隋书·律历志》记载,“开皇以古斗三升为一升……古秤三斤为一斤”,体积和重量单位是古制的三倍。在长度计量上,由于“黄钟累黍”制度的约束,增加的幅度要小一些。

隋代继承北周的一尺,约合今天的29.6厘米,比新莽一尺增加了6.5厘米左右,这就是所谓的“大尺”。《三国演义》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身高八尺”,按照汉尺标准合今天的187厘米,不算出格。但是如果隋唐英雄“身高八尺”的话,那就得有237厘米高了。“黄钟累黍”理论基础是黄钟律管长九寸,这一标准是“万世不变”的,隋代尺寸增大了之后,肯定对不上了。以此为标准制礼作乐,肯定八音不调和、乐律失衡。为此,隋代创造性地开创了“度量衡大小制”,即在调乐律、测量日影等天文测量、确定药物剂量、制作冠冕礼服等方面用秦汉古制(小制),其他方面,用当时尺度(大制)。例如“斗”就有大斗、小斗之分,大斗是装粮食的,合今天6升,小斗是盛酒水的,合今天2升。“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就是小斗,虽然唐代酒的度数不算高,但一次喝4斤酒也很厉害了。隋代创立大小制并行后,唐代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载入《唐六典》,此后至清代前期,度量衡制度再无新的较大的变化。

秦汉以来,长度、容量均为十进制,唯有重量单位是非十进制,即1两=24铢,1斤=16两,1钧=30斤,1石=4钧。日常生活中,1铢是一两的24分之一,既不好称量,又不便于计算。有个成语叫“锱铢必较”,一铢仅0.65克,一锱等于六铢,为3.9克,确实是不好计较。《新唐书》记载:“武德四年(621年),铸开元(此开元非后来的唐玄宗年号,而是取开辟新纪元及通行宝货的意思)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累。”二铢四累正好合一两的十分之一,即10枚“开元通宝”钱的重量正好是一两。由于一个钱的重量(一两的十分之一)比一铢(即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更便于计算,于是约定俗成,“钱”便成了重量单位,即十分之一两。到了宋代,北宋内藏库使刘承珪在此基础上,改革了秦汉以来的权衡单位制,采用唐朝创立的十进位制,即将原先的24铢一两改为10钱一两,再通过新旧两种不同单位制互相参校,据此制造出了精准的小型杆秤——戥秤。

1公尺和米换算,公尺与米换算(7)

刘承珪创制的小型戥秤,精度很高,在称量金银、宝石、药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沿用了千年之久,直

四、清代——传统度量衡向近代转变

明末以来,欧洲的科学技术包括计量制度、仪器开始进入中国,传统的度量衡开始向近代科学计量转变。

清代康熙年间确立了以营造尺库平制为基础的度量衡制度。在长度标准方面,采用传统的累黍法确定基准,以横排100粒黍粒为律尺(即传统的古代小尺),纵排100粒黍粒为营造尺,作为日常所用尺度。长度确定后,按照1斛为1580立方寸(1升为31.6立方寸)确定容积单位,据此制造漕斛存放于户部,作为标准器。再以1立方寸黄铜的重量6两8钱确定砝码标准,因为这种砝码主要用于国库收支,故称为库平。清代一营造尺合今天32厘米,一升合今天1000毫升,一斤合今天596.8克。营造尺、漕斛、库平构成了清代前期的国家度量衡标准。

1公尺和米换算,公尺与米换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