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病逝,继位的是只有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如果是太平盛世还好,长大后可以主政,但是在五代这种皇帝轮流做的时代,注定不会长久,果然次年正月初三,殿前督检点赵匡胤被部下拥立称帝,轻而易举地夺取后周政权。
陈桥兵变
新朝新气象,自然得改国号和建元,但在国号问题上,赵匡胤犯了难,毕竟自己身上既无王爵,祖上也很一般没啥显贵人物,要知道之前王朝的建立要么认个祖宗,要么有个王爵,他最高的官职不过是殿前都点检外加之前半年的归德军节度使,总不能叫“殿朝”或者“归朝”吧。
思来想去,想到归德军节度使驻扎在宋州,干脆取名叫“宋朝”吧,可以说相当随意,其实取名宋还是很牵强的,理由也是牵强附会,但在五代十国,改朝换代如同儿戏,也没人在意,说不定过几天又换了,但没想到赵匡胤居然坐稳江山,宋居然国祚三百年。
归德军节度驻地在宋州
现在我们看看赵匡胤当时取国号到底有多仓促和牵强。
五代之前,王朝取国号一般都源于禅让逻辑和血缘逻辑,首先就是禅让逻辑,比如新都侯王莽、魏王曹丕、晋王司马炎、宋王刘裕、唐王李渊等等,他们称帝后国号都源自封号,武则天的“周”也是源自于父亲的追封的周国公。
其次就是血缘逻辑,比如祖上阔过的,自己也是皇族血脉的,比如刘秀、刘备、刘渊、李存勖等等。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大家轮流称帝,而且禅让制*(李从珂自焚宣告王莽开创的禅让制结束),大家定国号分为两种,要么认祖归宗,要么就是根据自己实际控制地。
姓刘的以“汉”为国号,比如后汉、南汉、北汉、姓李的以“唐”为国号,比如后唐和南唐,而郭威祖上没怎么阔过,非攀附自己是姬姓(虢叔)的后裔,顺利的以“周”为国号。
五代十国
而认祖归宗之外就是根据自己的爵位或者实际控制地来立国号,比如梁王朱温以“梁”为国号,控制晋地的石敬瑭以“晋”为国号,不过石敬瑭路子比较野,自认儿皇帝,先让契丹封他为晋王,然后称帝建立后晋。
控制蜀地的王建和孟知祥分别建立前蜀和后蜀,控制闽地的王延钧建立闽国,控制吴地的被唐昭宗封为吴王的杨行密建立南吴,控制越地被唐昭宗封为吴越王的钱镠建立吴越,控制楚地被朱温封为楚王的马殷建立马楚,担任荆南节度使的高季兴建立荆南等等。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这里经营多年,这里已经成为自己的实际控制地,甚至很多人都有这里的王爵。
赵匡胤能结束五代乱世,能力还是很强的
至于赵匡胤,即位前根本没有和“宋”有关的爵位,也没真正控制过宋地,也没有自己实际控制的地方,虽然归德军节度使虽然驻节在宋州,但赵匡胤根本没去,因为他是殿前都点检,需要在东京任职,也没在宋州待过,而且是他的第四个节度使,担任时间最短,“宋”对于赵匡胤来说没啥特殊性。
而且在此之前,赵匡胤还担任驻扎在滑州的义成军节度使、驻扎在许州的忠武军节度使以及驻扎在同州的定国军节度使,按照这样说法,他建立的朝代也可以叫“滑朝”、“许朝”、“同朝”。
所以赵匡胤崛起的根本原因就是凭借战功和军内人缘加上柴荣的信任,才完成自己人生的逆袭,以至于资历太短还没得到任何爵位,像他这样的人在五代十国中比比皆是,而之前姓赵的还没有出过皇帝,比不上姓李或者姓刘的直接以唐汉为国号。
宋变成了“送”,这是赵匡胤始料不及的
硬要扯上关系大概就是秦始皇的嬴姓赵氏了,学陈霸先以姓为国号?但陈霸先人家先是封陈王的,自己总不能直接以姓为国号吧。
这也侧面证明了陈桥兵变并非事先谋划,而是即兴发挥。如果一早就图谋不轨,就应该就事先考虑好新建的王朝的国号,还得编一整套合乎天命的故事,毕竟因为归德节度使驻节宋州就改名为“宋”就和闹着玩似得。
不仅如此,五代武将哗变也得需要文官配合来走一遍禅位的程序,而走程序的时候很多人发现一些地方都不符合文官立的制度,比如很尴尬的居然没有禅让的诏书,好在翰林学士陶谷(他不是赵匡胤集团的人)有经验,抢先先拟好了禅位诏书,这才避免了尴尬。
可以说赵匡胤的即位非常的仓促,选国号和选年号都需要几天内定下来,赵匡胤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斟酌,年号可以先拟定,反正可以换,“建隆”这个年号没什么问题。
以商代周,天理循环
所以赵匡胤以“宋”为国号,其实是勉强得不能再勉强的选择,谁让他的基本盘只有一个军队呢,没有自己的驻地,别的开国皇帝在开国之前都有自己的基本盘了,也搭建好了自己的内政和军事的体系,毕竟百姓安稳才是最关键的。
不过好在“宋”还是不错的选择,宋即是商,以商代周,天理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