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李英儒
李英儒(1914—1989.3.6),曾用笔名黎莺、李家侨等,清苑县李家桥村人。7岁入私塾读书,20世纪30年代初考入保定志存中学,在半工半读之余,带着浓厚兴趣开始了创作练习。1930年发表第一篇作品《春日旅行记》,刊登在安新县教育局汇编的文集中,后来还写了一些诗歌和散文。七七事变后回到家乡,在抗日救亡高潮的影响下,到冀中地区从事“动员会”“抗日救国会”的工作。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当过编辑、记者,并主编过河北游击军政治部出版的《火星报》。不久,被任命为步兵团长。在大小几十次的战斗中,积累了一些战斗生活素材。从1940年秋开始,创作了一批短篇小说和散文、歌词等,分别刊登在冀中的地方报刊上。这些作品深受欢迎,其中歌词《孩儿不离娘》被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又被收入《抗日战争歌曲选》。
1941年李英儒和另外几位同志负责《冀中一日》一书的初审,并主编《冀中一日》的第四卷《战斗的人民》。1942年日军对冀中进行“五一”大“扫荡”,他在保定深入敌伪军中进行分化瓦解工作,并组织工人、学生和市民与敌伪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这为他后来从事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46年,李英儒被调任华北军区政治部敌工部第一科科长。年底,调任中共中央华北局联络部第一处处长。北平解放后,又调任天津某陆军医院政治委员兼党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英儒任解放军后勤部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战斗在滹沱河上》(作家出版社1954年出版)。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评论界认为这是新中国建立后较早出版的比较优秀长篇小说之一。195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普遍好评。它的问世,标志着李英儒创作上的成熟,这部长篇小说后来被译为日、英、俄、朝、保等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话剧和多种地方戏上演,还改编成了同名电影。1961年,他被调到总政治部文化部任创作组组长。这期间他开始了第三部长篇小说《还我河山》的创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英儒遭受残酷迫害,被监禁达八年之久。但他对党的事业并未丧失信心,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以惊人毅力从事创作,先后写出《女游击队长》和《上一代人》两部长篇小说的草稿,共计100多万字。粉碎“四人帮”后,经过整理后出版。1981年又出版了《还我河山》,并与人合作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在茫茫的黑夜里》。他还和女儿李晓龙合作,把《女游击队长》改编成电影剧本《凌雪梅》。1981年出版了《李英儒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中短篇小说14篇。
1989年3月6日,李英儒因病逝世,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