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用什么修辞手法,活着是用了什么叙事手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06:06:18

第一次读《活着》时没有读完整本书,只读了讲述福贵与老牛之间的故事,就这部分已经知道了福贵这“凄惨”的一生。

一直没有勇气再从头至尾读一遍,后来还是忍不住,几次想去看,最后决定看一遍电视剧《福贵》,因为据说它高度还原了原著《活着》,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这一次再读《活着》,难受的地方依然难受着,但是却也有了一些之前没有过的感受。

余华在《活着》中描绘了一个来自于中国南方的贫苦村庄的农民为了生存的斗争。以福贵为典型代表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生活,尤其是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

活着用什么修辞手法,活着是用了什么叙事手法(1)

娓娓道来的第一人称叙述

之前看的时候只觉得福贵的一生太过凄惨,人生除了惨还是惨;但是这次我想我明白了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属于别人的看法。“惨”是作为旁人的我们加在福贵身上的,而并非是福贵的感受。正如余华在自序中所说:

《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想这也就是余华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风格,以福贵的口吻来讲述自己这一生的原因所在吧。

正如余华在序中所说:

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作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福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

活着用什么修辞手法,活着是用了什么叙事手法(2)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用福贵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一生,全文以一种平静的语调进行叙述,给读者呈现的却是福贵非常坎坷的一生。世间之事,生死本就是常人不会轻易谈及甚至避讳的沉重话题,小说却以《活着》命名进行展开,给读者奠定一种严肃基调却又在叙述上运用轻松的语言进行讲述。

作者遇见福贵时,福贵已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对人生也有着很深刻真切的体会。而文中安排福贵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讲述,采用一种回忆式手法进行,可谓是福贵的“自叙传”。毕竟福贵已经亲身经历过这一切,再次回首时他也能以一种很淡定从容的心态坦然处之。

正如文中“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以及“孙子死后第二年”一笔带过的背后是福贵的生平经历造就了他如今的淡定从容。同时,安排福贵对自己的故事进行讲述,所采用的语言自然也要符合人物身份。全篇在叙述结构的安排上运用叙述层的巧妙设置安排福贵这一人物进行叙述,采用自传式手法进行自叙,也给文章奠定了一种真实可信的基调。

活着用什么修辞手法,活着是用了什么叙事手法(3)

画龙点睛的比喻修辞

小说《活着》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喻尤为突出。比喻是一种通过联想,将具体可感的画面呈现出来,以达到增强小说生动性的效果。余华将比喻修辞穿插于福贵的叙述之中,可以有效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增强读者的感知能力。

如:

脑袋里空荡荡,像是被捅过的马蜂窝。 

过了一会,我听到爹在那边像是吹唢呐般地哭上了。

好端端的一个家成了砸破了的瓦罐似的四分五裂。

那件绸衣我往身上一穿就赶紧脱了下来 ,那个难受啊 ,滑溜溜的像是穿上了鼻涕做的衣服 。

书中穿*很多这样的比喻句,这些比喻句的喻体又都是作为一个农民所熟知的,他们每天都能见到的一些东西。运用这些东西来做喻体一方面可以非常形象,另一方面又非常符合福贵的身份

活着用什么修辞手法,活着是用了什么叙事手法(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