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胶体渗透压和机体渗透压的区别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06:28:36

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胶体渗透压和机体渗透压的区别(1)

【考点】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考查年份】2012,2014,2017

(一)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过形成的,大分子蛋白质含量极少,其他成分与血浆相同。

促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的力量有毛细血管血压(Pc)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π i);促液体从血管外重吸收的力量有血浆胶体渗透压(πc)和组织液静水压(Pi)。

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 EFP( )→液体滤出成组织液,毛细血管静脉端EFP(-)→组织液重吸收。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约0.5%~2%滤过为组织液,其中90%重吸收,其余10%成为淋巴液。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甚至组织水肿。

2.毛细血管通透性

通透性增高时,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胶体渗透压升高形成水肿。

3.淋巴回流

淋巴回流受阻时导致组织水肿。

【考点】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考查年份】2013,2015,2016

一、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由卵巢的卵泡细胞分泌(睾丸、胎盘和肾上腺),主要为雌二醇。

1.促进女性内外生殖器官和乳房发育

①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诱导排卵前出现LH高峰,促排卵;②促进子宫发育和子宫内膜增生;增加宫颈黏液分泌;③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强分泌运动,精子和卵子运行;④阴道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增加糖原量并加速分解;阴道分泌物呈酸性,增强抗菌能力。

2.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女性第二性征包括乳腺、乳晕发育,脂肪和毛发的女性分布,音调高,骨盆宽大,臀部肥厚。

3.小剂量雌激素促进性腺激素释放

乳腺导管和腺泡生长发育;大剂量雌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催乳素,抑制排卵及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4.代谢

促进水钠潴留、骨钙沉积,提高血清TG和HDL,降低LDL水平,降低糖耐量。

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卵巢分泌的主要孕激素是黄体酮,排卵前黄体酮为2~3mg/d,主要来自肾上腺。排卵后升为20~30mg/d,由黄体分泌

1.使子宫肌肉松弛,降低活动性和对外刺激的反应力,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利于孕卵在宫腔内生长发育。

2.使增生期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作准备

3.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减少变稠,拉丝度降低。

4.抑制输卵管肌肉节律性收缩。

5.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6.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促乳腺腺泡发育,并在妊娠后作泌乳准备。

7.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影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8.孕激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升温作用,使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5℃左右,并在黄体期维持此水平上,这种改变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

9.在新陈代谢方面促进水与钠的排泄

小结:雌激素作用主要是促女性生殖器和乳房发育孕激素则是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进一步促发育并为妊娠作准备,两者间有协同作用。另外子宫的收缩,输卵管的蠕动,子宫颈黏液的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和水的排泄方面,雌激素与孕激素又有拮抗作用

【考点】小脑的主要功能

【考查年份】2015,2016,2017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小脑对于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有重要作用。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将小脑分三个主要功能部分。

(一)前庭小脑

1.组成

主要是绒球小结叶

2.功能

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运动。

3.受损表现

步基宽、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和容易跌倒,位置性眼震颤绒球小结叶对调节前庭核活动有重要作用。

4.反射途径

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叶→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肌肉装置。

(二)脊髓小脑

1.组成

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旁中央小叶)构成。

2.功能

调节正在进行中的运动,助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控制;前叶调节肌紧张。(刺激前叶蚓部可抑制同侧伸肌紧张,减弱去大脑强直→抑制肌紧张作用;刺激前叶两侧可加强肌紧张)→小脑前叶肌紧张既抑制又易化的双重作用(易化作用占主要地位)。

3.受损表现

小脑性共济失调-指小脑损伤后出现的动作性协调障碍,表现为:①随意运动的力量、方向及限度发生紊乱;②意向性震颤(完成动作时抖动而把握不住方向);③步态异常,行走摇晃呈酩酊蹒跚状;④不能进行拮抗肌轮替快复动作⑤肌张力减退,四肢乏力,不能完成精巧动作。

(三)皮层小脑

1.组成

后叶的外侧部。

2.功能

精巧运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与小脑持续进行联合活动,同时小脑接受感觉传入冲动,纠正运动过程中的偏差,使运动协调。在这过程中,皮层小脑参与了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精巧运动熟练完善后,皮层小脑贮存了整套程序;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时,首先通过下行通路从皮层小脑提取程序,回输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再通过锥体束发动。这时发动的运动协调而精确,动作快速,不需要思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