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一年
数不清的人们
甚至还来不及憧憬
新干线列车的“子弹头”造型
便纷纷拎着蛇皮袋
迫不及待地挤上了远行的火车
颠簸十数小时乃至数十小时
或北上或南下,到他乡寻梦
▲1978年,旅客在哈尔滨三棵树火车站排队上车。王福春 摄
这一年的全国铁路客运量
达到了8.1亿多人次
而当年我国人口的总数
是9.63亿
▲1978年,第一代“*号”投入春运。来源:央广网
1984年1983年,我国铁路客运量
首次突破10亿人次
次年
为了应对春运期间高涨的客流量
铁路部门迫不得已将
平时运输货物的篷车
充当临时旅客列车
从此“棚代客”这个名词
应运而生
“棚代客”还有个通俗易懂的名字——
“闷罐车”
▲报道“闷罐车”的报纸
这种车厢没有座位
只有几个小铁窗
白天闷热得跟蒸桑拿一样
到了晚上则成了天然的“冰箱”
就连“厕所”,也只是在车厢内放个桶
或者在角落开个洞用竹席围一下
车内空气不流通
简直臭味熏天
仿佛车里装的,不是人
这,就是“闷罐车”的由来
这,也是那个年代
不堪回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