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生前在诗坛上就享有极高赞誉,被诗仙李白视为偶像。
李白曾写过多首诗歌称赞孟浩然 ,诗圣杜甫同样喜欢他,曾有诗云:“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宋代苏轼虽然认为孟浩然“韵高而才短”,但是依然承认,他的诗风清丽,而且多次在自己的诗中提及孟浩然的名字。
比如他在《次韵朱光庭初夏》中的“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前半句就是直接化用了孟浩然的名句——“疏雨滴梧桐”。
孟浩然这一名句被记载在《全唐诗》第6卷中,一共只有10个字。相传是他初上京城,在太学中与长安诸才子文斗时创作的。
虽然只是残句,可是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张九龄和王维等人的注意。那么,孟浩然的诗中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一、孟浩然《断句》《断句》——唐·孟浩然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这一句诗的大意是说:几片轻轻浅浅的云,飘浮在银河之间。几滴疏疏落落的雨,自梧桐树叶上滑落。
孟浩然的这一句诗,完全能够作为他一生诗风的代表。他的风格,从此以后几乎就再也没有改变过。
孟浩然的《断句》走红以后,有人尝试给它补足成为完整的诗歌。比如说其中一首写道: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西风拂古曼,对饮话悠然。
也有人把后两句改成,“素手点芙蓉,谪仙吟莲峰”等等,但是看来看去都有点狗尾续貂的意思,非常俗气。
为什么它们都配不上孟浩然的原句呢?因为孟浩然这这一句诗中,把对景物的描写推到了极致,他似乎并不关心诗歌的“潜台词”,只着眼于描写的艺术表现力。
比如说这句诗里面的“微”、“淡”、“疏”、“滴”字,用得都非常好。无论是“河汉”的高广幽渺,还是“梧桐”的高洁坚贞,都令人读后回味无穷,这大概就是苏轼所谓“韵高”的本意。
那么,苏轼所谓的“韵高”是什么?前人认为是指诗歌的余味,也就是说诗句当中含有无穷的意味,也可理解为包含了无穷的意象。
既是在说这个,又是在说那个,仿佛都还说得过去,颇耐人寻味。并且它的意象都是非常高雅、美好的。好像战国典故中,韩娥美妙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孟浩然的诗歌用词是比较脱俗的,他不会滥用常见的修辞,没有什么陈腔滥调,更没有一丝丝尘世间的烟火俗气。
唯有一次在写《望庭洞湖寄张丞相》时用到“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求官意愿,就被人指责了上千年。后代的诗词作者们在写景方面,就特别爱化用“疏雨滴梧桐”的意象。
比如白居易写过“雨滴梧桐山馆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也曾用过“梧桐更兼细雨”,宋人范浚也有“萧*疏雨打梧桐”的句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李白喜欢孟浩然的诗了。
因为李白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性格浪漫的人,他心里成天想的都是求仙访道。他对尘世间的那种锅碗瓢盆啊,油盐柴米并不太关心,刚好孟浩然写诗从来不提及那些“俗物”。
不过,尽管孟浩然的诗风很“仙”,但是这并不代表现实主义的诗人就不能向他学习。其实杜甫、白居易,也很欣赏孟浩然。